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黄朝椿答记者问——

高质量数据是稀缺的要素资源

本报讯(记者 袁航)4月28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有观点认为,数据具有累积性、不消耗、易复制等特点,进而认为,数据已不再稀缺。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黄朝椿回答:“我们搞研究,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最普遍的感受是数据不好找。高质量数据不是空气一样的存在,而是稀缺的要素资源。这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只有稀缺才能称得上是要素,不然就不算生产要素。”

黄朝椿表示,对于数据要素的性质,不少研究走向了法律化、政策化、一般化的路径,通过数据物质形态的表象,认为数据具有累积性、不消耗、易复制等特点,进而认为,数据已不再稀缺,打破了经济学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假设。

“事实上,只要是生产要素、经济资源,就一定具有稀缺性。”黄朝椿认为,高质量数据的稀缺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从价值来看,数据具有有用性。数据事实上存在于人类社会始终,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有数据,而只有到了数字社会,数据才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作为中间投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成为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在数字化环境中,数据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一种新型的战略性社会资源。

从总量来看,数据具有易腐性。由于存在累积性,数据作为客观存在,的确表现了无限性的特点。但数据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迅速贬值。根据IBM的数据,60%的非结构化数据在几毫秒内就失去真正价值。这意味着,数据的价值很大程度体现在时效性上,超过一半的数据在产生的那一刻就不再有价值,能得到分析处理并产生实际效用的数据则更少。根据IDC的数据,全球90%的数据从未得到分析使用。2020年被创建或复制的数据中,只有不到2%被保存并保留到2021年。易腐性表明,真正具有价值、能够参与生产的数据也并不是无限的,数据具有时间价值,同样符合稀缺性原理。

从性质看,数据具有异质性。数据除了本身的信息量之外,不同数据包含着不同的意义,数据不会因为信息量相同而有相同的价值。实际上,数据价值因使用对象而异,因应用场景而异,因专业化数据质量标准而异。这一特性带来的问题就是数据很难进行产品化、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也就是说,生产数据的边际成本将很高。

--> 2024-05-10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黄朝椿答记者问——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4080.html 1 高质量数据是稀缺的要素资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