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镇远羊场镇

庭院种香菇 增产又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李佳琪

早晨6点半,天刚蒙蒙亮,镇远县羊场镇凯言村村民刘华起来洗漱后就径直来到家旁边的仓库。打开木门,木架上整齐排列着一个个菌棒,上面簇拥着一朵朵小巧精致的菌伞,刘华麻利地拿起竹篓,细致地采摘着一个个香菇,不一会儿,两个大竹筐就装满了。

“今天的菇不错,不仅大,闻着也香。”瞧着筐里的香菇,刘华心里美滋滋。一间小小的屋子成了刘华一家新的增收之所,“这个屋里有1000多个菌棒,自出菇以来,每天能产菇10多斤。菌棒不需要怎么费神打理,控制好湿度温度,放在小屋里就能产菇。”

方寸地也有好收成。把闲置的房屋拿来发展产业,是镇远县发展“庭院经济”重要方式之一。2023年,羊场镇争取衔接资金100万元向当地食用菌公司购买25万棒菌棒免费发放给村民进行庭院种植,凯言村作为试点获得5.5万棒。

前期,羊场镇对凯言村闲置房屋和圈棚进行排查摸底,动员农户在家门口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使食用菌产业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我们与贵州润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收购协议,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员和定时收购,消除农户后顾之忧,让村民种得放心。”凯言村第一书记孙华说。

羊场镇坚持党建引领、农户参与,积极探索“庭院+”模式,以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抓手之一,引导农户以自家院落为阵地,以发展食用菌产业为载体,让方寸之地变成增收之所。

上午10点,贵州润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收购负责人黄大根到达凯言村,前来等待收购香菇的村民已经排好队等待秤称。

“王兴军,好菇12.4斤,除去筐,价格49.6元,这边签字。”“下一个……”会计王大姐一边记录一边给村民转账。小小的村委会活动室,前来卖菇的村民络绎不绝。“今天卖了9斤多,收入30多块。”签好字,刘华拿出收款二维码看了看到账信息,笑着说。家里空闲位置不大,种植棒数不多,但从去年9月出菇开始,刘华靠着卖菇为家里又增添了一笔收入。

“羊场生态资源丰富,培植出的菌菇品质也好,收购回来的菌菇主要销往广东、湖南、贵阳等地区。”清点好今天的香菇,黄大根将香菇都搬上面包车发往公司物流中心。

“凯言村通过庭院经济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以每家农户发展2000棒估算,预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6万元以上。”孙华说。

--> 2024-05-09 镇远羊场镇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3971.html 1 庭院种香菇 增产又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