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暮春,牂牁河畔机器轰鸣、彩旗飘扬。站在牂牁江大桥桥面上,看着即将合龙的桥梁,项目副经理罗德胜满脸欣慰。
4月28日15时30分,随着最后一段钢桁梁吊装到位,“纯贵州造”悬索桥——牂牁江大桥顺利合龙,在贵州晴隆、普安、水城、六枝4县(区)的交界处崭露模样,实现了“一桥跨四地”的壮景。天堑起飞虹,交通迎巨变,大桥的贯通将让两岸路程由1小时缩短为1分钟,
合龙仪式现场,音响里反复播放的歌曲《万水千山公路情》,让罗德胜心潮澎湃,不时哼唱几句。修桥这几年,他在项目部与大桥建设工地之间往返上千趟,寒来暑往,黝黑的皮肤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碧绿的牂牁江之上,贵州造桥团队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托起一座世界级桥梁,
作为纳雍经六枝至晴隆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牂牁江大桥连高山、跨江河,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桥面至江面最高距离380米,桥梁高度在世界百座高桥中排名第12位。
本次合龙段吊装的是晴隆岸QZ04号节段,节段重量为219.2吨,吊装高度约109米,累计耗时2小时。为保障大桥顺利合龙,纳晴15标建设团队在最后一段钢桁梁吊装前,对现场拼装完成的钢桁梁节段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的精准度。
“在大家的努力下,牂牁江大桥顺利实现合龙,为纳晴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贵州交建集团所属纳晴15标项目负责人赵明富坦言,这也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实现贵州投资、贵州施工,并使用贵州建材建造的自主品牌大桥。
作为大桥的“生命线”,全桥共有398根主缆索股,索股钢丝总长达6.91万公里,前后相接可绕地球赤道1.7圈。牂牁江大桥使用的主缆及吊索由位于贵州遵义的贵州钢绳集团加工制造。
作为一座千米级大跨径悬索桥,牂牁江大桥的主桥及引桥钢梁总重高达19920吨,而引桥及主桥钢桁梁则由位于贵州惠水的贵州公路集团交通产业园生产加工,并且大桥的上部和下部构造均由贵州本土企业施工。
从下构施工到上构施工,从混凝土砂石取材到主缆使用的钢丝,牂牁江大桥可以说是纯粹的贵州造。在赵明富看来,这是贵州交通企业抢抓交产融合重要发展机遇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促进自身在后高速时代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制造实现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施工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等现状是摆在众多世界级桥梁建设面前的共性难题,牂牁江大桥也不例外。”赵明富说,越是巨大的挑战越能激发内在的潜能,建设团队围绕生态环保要求高、高墩混凝土泵送难、高空施工难度大等多个难点问题展开技术攻坚。
牂牁江大桥建设团队探索创新了“2m×4m”大跨径特制贝雷片支架系统、中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斜拉扣挂顶推施工技术、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吊索等5项重大科研创新,单台天车双吊索平衡纵向运输施工方法、悬索桥缆索施工多功能高效牵引系统,以及主墩墩柱模板底口应用止浆工艺、汽车吊配合龙门吊出渣工艺等20余项工艺工法,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提升了施工效率,提升了工程建设品质。
“纯贵州造”悬索桥含金量十足,秉承“细节决定工程品质”理念,牂牁江大桥瞄准安全、智慧、绿色的造桥目标,见证着贵州桥梁建设正由“跟跑、并跑”向“全面领跑”迈进,生动诠释着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