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森 吴学亮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高度重视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推动全省社会组织数量从不足5000个增加到约1.4万个,并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始终确保社会组织发展正确方向。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全力谋划推进,加大支持力度。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纳入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方式,科学设置指标及其权重。加强对与行政机关脱钩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确保脱钩不脱管。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抓好指导和统筹协调,民政、司法、财政、税务、教育等部门结合职能协同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合力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格局。二是引导社会组织按章程运行。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相统一,严格落实“党建入章”要求,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执业、诚信从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完善学会、协会、商会和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与其所属实体、分支机构的内部治理机制,不断畅通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内部治理的渠道,有效协调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升综合治理成效。三是强化理论学习。深化和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领广大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针对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思想活跃等特点,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以理论联学、党课联讲、以会代训、互联互学等方式增强互动性、生动性,推动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强化组织引领,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支撑。一是加强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推动党员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社会组织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可从管理层中选派党组织负责人。社会组织中没有合适人选的,提请上级党组织选派。加强对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将其纳入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推荐参与各级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帮助其熟悉政策法规、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对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关怀激励,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二是充实党务工作者力量。坚持从实际出发,可采用专兼职结合方式,多渠道、多样化选用,注重在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层和业务骨干中培养专职党务工作者。加大对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其纳入基层党务干部培训范畴,帮助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做好群众工作、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的能力。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和管理力度,将党建指导员履职情况作为对其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发挥其组织宣传、联系服务、协调指导作用。三是抓实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及时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职员,特别是高学历、有专长、工作一线的青年骨干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把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培养为组织骨干,把符合条件的组织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尤其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示范带动作用。
强化机制引领,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和实效。一是“抓两头带中间”,分层分类推进。持续深入开展好“两个覆盖”攻坚,建立完善常态化摸排机制,持续深入推动“两个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化。用好“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一方面,突出抓好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重点领域,突出抓好有常设办事机构且专职人员较多的社会组织,打造一批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持续提升示范带动效应。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党员、未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和软弱涣散社会组织党组织,全面选派好党建指导员,发挥好党建指导员的作用;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社会组织,通过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开展统战工作等方式,做好联系职工群众、培养推荐入党对象等工作,条件成熟时及时建立党组织。二是严格组织生活,发挥“熔炉”作用。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实际,开展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针对社会组织党员及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会员和志愿者多、许多理事和监事不驻会等特点,规范开展好网上“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针对社会组织兼职党员多、组织关系未转入社会组织等实际,规范过好双重组织生活,确保社会组织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三是打造党建品牌,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全省“黔进先锋·贵在行动”总载体,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示范创建活动,鼓励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创新举措,结合行业性质、组织规模等实际,因地制宜、突出亮点,打造一批接地气、立得住、传得开的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对内强素质、聚人心、夯基础,对外树品牌、立形象、促发展,不断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