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德江县复兴镇建基地扩规模,加速调料企业转型——

新工艺“炒”出辣椒好滋味

德江县融媒体中心 何佳有 王显 周济

一颗辣椒、一粒花椒,能在传统调料的基础上有多少变化?在铜仁市德江县复兴镇,曾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导的辣椒面、花椒面生产企业,将绿色低碳、工艺技改作为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正上演一场创新研发的转型之变。

立夏时节,笔者走进复兴镇新建的辣椒花椒交易中心,德江县椒玉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3台刚安装的烘炒设备匀速运转,这是企业搬迁后针对加工环节作出的第一步转型。

“我们在过去15年的辣椒加工中,烘炒阶段一直需要工人不停地加柴,维持火势。”该公司负责人石常春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和复兴镇本地的燃焰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运用生物质颗粒烘炒设备,定时加入一定量的生物质颗粒,不仅减少碳排放量,更实现了利用电脑对温度进行把控,让辣椒受热更加均匀。

“这是刚生产出来的特辣辣椒面,味道比原来在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更佳。”该公司销售厅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商客,石常春正耐心向顾客介绍。

这是企业搬迁到辣椒花椒交易中心后的常态。

“要抓紧加工了,销售厅的辣椒面快卖完了,还有一个浙江的大订单。”如今,不仅周边顾客增加,外地订单更是接踵而至。

在新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色选、去湿、去杂、去污、烘炒、粉碎、包装等加工流程后,一袋袋辣椒面从生产线上高效产出、整装待发。

去年,在复兴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德江县椒玉农食品有限公司为引领,对传统调料制品加工设备、生产流程进行改进,提升生产效率。此外还新建了占地4.81亩的辣椒花椒交易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设备更新后,全开状态每天至少能生产1万斤辣椒面,产量和质量都比以前好了,我们也没有那么费力了。”工人陈芬笑着说。

笔者了解到,去湿、去杂、去污(干洗)这三道流程是该公司今年年后新增的工艺,而且,在粉碎环节技改后,生产出的辣椒面、花椒面味道更佳。

在粉碎环节,该企业将传统的“直冲式”碓窝棒,巧妙设计成了自动化“7”字形碓窝棒。

“原来的‘直冲式’碓窝棒操作不便,手工作坊阶段我们就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石常春说,“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断调试,我们终于找到了‘7’字形碓窝的支撑点。现在只需打开电闸,按下开关,‘7’字形碓窝便自动开始对辣椒进行粉碎了,减轻了工人的操作负担,更让辣椒产品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保留老味道,发展新工艺,产品的味道与品质双提升,市场也随之拓展,现在,该公司辣椒花椒产品远销广东、浙江等地。

“加工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根据当前市场需求,我们正在调整口味,增加辣椒面花椒面的产品种类,进一步拓展市场。”石常春谋划着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 2024-05-06 德江县复兴镇建基地扩规模,加速调料企业转型——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3710.html 1 新工艺“炒”出辣椒好滋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