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普梯村的新模样

普梯村村口小广场的千年金丝榔。

普梯村一角。

普梯村书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金秋时 摄影报道

4月26日,记者乘车从兴义市城区出发,半个小时车程便到了乌沙镇普梯村。走进村内,沿着蜿蜒的石梯坎前行,一栋栋富有特色、稻田泥土夯筑的土屋错落有致。

鲜艳的花从村民家的围墙缝隙顽强地生长至墙外,走在路上远远便能看见,充满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美。

亿年古生物化石、成林千年金丝榔、黄色夯土墙和瓦舍、悠久的茶马古道……普梯村的一切,无一不在述说着村寨的百年人文历史和独特自然风光。

在金丝榔树下,80岁的村民刘怀秀正在乘凉,看着来往的游客,她高兴地说:“这些年,村里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很便利,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回来创业了,自然生态又好,乡里乡亲都团结和睦。”

普梯村位于兴义市西北部,坐落于滇黔交界大山斜坡地带,与云南省富源县十八连山镇隔河相望,是一个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曾经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以前用水难、出行难,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近年来,普梯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优先,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兴义市政府的统筹下,乌沙镇政府协同市民宗局、交通局、住建局、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职能部门制定项目规划,投入建设资金,陆续完成道路改建、危房改造、公共服务、绿化亮化、数字乡村、垃圾污水处理、特色文化保护、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24个项目建设,村里1400余棵金丝榔古树全部登记建档,禁止破坏。

在普梯美好乡村生活馆,“00后”女孩金小会热情地为刚进来的游客们沏上一了壶茶。

“我在抖音上看到了普梯村的宣传视频,瞬间就被吸引了。趁着休假,带着家人们一起来这里放松一下。”看着眼前连绵不断的山峰,来自安顺的游客曾先生说,在这个天然氧吧中,能让人很好地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金小会是黔西南州晴隆县人,刚大学毕业的她,在网上看到了“青年造村”计划招募,便决定加入其中。

一群像金小会一样的“普梯青年”,为普梯村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运用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吸引四面八方的游人来到普梯村,爱上普梯村。

普梯村的“出圈”,还得益于黔西南州委网信办派驻普梯村第一书记胡奇龙,在驻村后,他结合村里的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划,邀请了多家媒体对普梯进行宣传推介,打造乡村旅游IP。

“我们将努力把普梯村打造成集民族节庆旅游、康养旅居、亲子研学、民族文化手工艺品体验、民族文化网红打卡为一体的乡村生活目的地,不断挖掘这里的文化资源,并做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极大限度地保护好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让这里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胡奇龙说。

--> 2024-05-0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3698.html 1 普梯村的新模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