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四月二十五日晚,记者走进织金经开区,目睹这里的干部职工为了推动投资七百三十亿元项目的尽快落地,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干:

挑灯夜战只为项目尽快落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杨锦焘

细雨纷纷,清风夜寒。白天车来车往的绮陌大道此时安静下来。

大道旁的一栋活动板房里,灯光下,电脑旁,有人在快速地敲击键盘,有人在纸质材料上勾勾画画……

这里是织金经开区办公场所,时间4月25日19点30分,记者走进经发局办公室看到这样的场景。

“快请坐。”看见记者,经发局副局长宋德宏放下手里的资料,招呼记者落座。“4月21日贵州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拟投资730亿元的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投资协议签订以来,我们恨不得一个忙成几个。”

记者随手拿起宋德宏放下的资料翻了翻,那是一份草拟的落实投资协议任务分解表。

“签订的投资协议就有21页,我们要一项一项落实到相关部门头上。”宋德宏说,“这个已经是第三稿了,前后修改了两稿,今晚还要再次修改调整,尽量使任务分解精准合理,明天要提交到县政府去。”宋德宏说,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立即督办落实。

时针指向20点20分。

记者走进斜对门的青山华友华峰集团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专班办公室,一个年轻人正盯着电脑屏幕,手指不断敲击着键盘。

“我是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地质工程师申黄得。”看到记者进来,申黄得说道。

记者凑过去,看到屏幕上显示:果化磷矿、大箐口磷矿、猫场磷矿地质勘探情况,果化磷矿目前完成8个钻孔终孔,还有4个钻孔;大箐口磷矿目前完成10个钻孔;猫场磷矿完成6个钻孔终孔……

白天,申黄得到矿山查看钻孔情况,记录各种测量数据,晚上回来加班整理。“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磷矿资源的勘探,数据整理送检、跟进,核实地质情况,为下一步做项目规划准备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为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早在3月初,申黄得就作为投资方第一批工作组进驻织金,开展前期工作。“经开区为我们准备了宿舍,把我们的办公室安排在他们的办公区域,方便沟通交流。”申黄得说。

指针指向20点50分。

青山华友华峰集团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专班办公室对门的投资促进局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吴长星正在电脑上修改、完善、优化《青山华峰华友集团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手续办理服务指南》,这个服务指南已经修改了两遍,在白天召开的经开区党工委会议上,与会者再次提出了修改意见,她要在今晚上修改完成,明天还要上会。

“需要修改、完善和优化的有32条,现在才修改完第8条。今晚估计不到12点不下班。”吴长星笑笑说,这个手续办理服务指南得尽快定下来,“五一”过后,投资方会有更多工作人员进驻,开展各种手续办理工作。

项目协议签订以来,对于吴长星来说,加班是常事。“大部分时间做到晚上八九点,有时做到十一二点。”吴长星说,有时实在熬不住就先睡觉,第二天凌晨5点起来加班。虽然很累,但吴长星觉得,能参与推动这个投资730亿元的项目落地建设,心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1点30分,记者走出经开区办公楼,回头望去,一楼的几间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干部职工依然在伏案疾书挑灯夜战。为了让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能在7月底顺利开工建设,这里的人们干劲十足,忘我拼搏。

“只要我们的付出,能够推动这个项目尽快上马,能够助推织金经济发展跨越腾飞,再苦再累也值。”宋德宏的话,在记者耳边久久回响。

--> 2024-05-05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杨锦焘 四月二十五日晚,记者走进织金经开区,目睹这里的干部职工为了推动投资七百三十亿元项目的尽快落地,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干: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3650.html 1 挑灯夜战只为项目尽快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