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恩宇
暮春时节,纳雍县锅圈岩乡山野间牛欢羊叫,田间地头种植正忙,农户追着时间奔跑,用汗水浇灌产业,播种希望。
哞哞哞,哞哞哞……在锅圈岩乡青峰村山上的肉牛养殖场,牛叫声响彻山谷,为这寂静的大山增添生机。
“我们现在有能繁母牛1261头,每年生产牛犊1100余头,是目前毕节市最大的养牛场。”场长王吉蔺向记者介绍。
青峰村养牛场建于2017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牛场为青峰村的发展注入了力量。2022年,锅圈岩乡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和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养殖,每年为青峰村分红。
合作机制建立后,鸽子花公司引人才、强技术、抓生产,产犊量从过去的500余头增加了一倍,达到1100余头,养殖规模逐步扩大。
场长王吉蔺是2022年青峰养牛场引进的专技人才之一。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四川各大牛场里摸爬滚打,练得一身过硬本领。到青峰养牛场后,又将养殖技术传授给养殖人员。现在,养殖人员基本成了“土专家”“我们现在都是运用肉牛管理系统智慧养牛,从出生到出栏都可溯源,让食客吃得安心、放心。”
肉牛产业规模扩大,解决就业人数也随之扩大。目前,青峰养牛场共解决周边12名群众的稳定就业,每年开出务工工资近50万元。“我每个月4500元的工资,收入还可以。”正开着铲车运料的李明伍成了村里人羡慕的“上班族”。
产业兴,百业兴。近年来,依托资源禀赋,锅圈岩乡大力发展养殖业,引进种植新业态,新能源产业发展正酣。政府引导,群众策力,多元产业让村民有了更多致富的路径,也让锅圈岩旧貌换新颜。
这些天,锅圈岩乡民生村的平菇种植大棚里已开始忙碌。虽不是平菇采摘高峰期,但棚内每天也有20余人摘菇。“现在每天发出1600余斤,都往湖南一带运送。”基地负责人刘强介绍。
2023年11月,来自湖南的刘强和两个朋友到民生村租赁138个大棚种植平菇,每个大棚租金800元,统一付给乡里分红。
“这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种出来的平菇质量上乘,订单不断。”刘强介绍,因为订单多,务工需求也就大,在七八月的采摘高峰期,基地每天有上百人务工,每人每月平均工资3000元。
基地还专门设有一个棚,让农户学习平菇种植技术,有19户农户正在大棚里试种。技术学成后,他们将回去自种,基地提供菌棒以及技术指导,负责回收菌菇。
“这是我们下一步的规划,鼓励更多农户种植,多样化地扩大产业规模,推动实现产业裂变。”民生村党支部书记杨花香说。
群山之上,“大风车”在蓝天白云下缓缓转动,这是锅圈岩乡拥护村大滥坝独特的风景。
2017年,中国电建集团看中了当地丰富的风力资源,在大滥坝建设风力发电场。2018年10月,大滥坝风力发电场第一台风力发电机组开始运营。2019年3月,大滥坝风力发电场发出的电并入南网纳雍供电局维新变电站。
大滥坝的风,变成维新、姑开、厍东关等乡镇的电。
“发同样数量的电,以风代煤,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约6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7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0.2494万吨、烟尘排放1.46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约0.074万吨。”风电场负责人朱天计说,大滥坝的风,发出的是“绿电”。
风电场建成后,从前只有羊肠小道的山坡通了产业路,大滥坝成了旅游观光点。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带火乡村旅游,周边群众在周边搭起小摊,做起了生意,实现了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