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无痕旅游”火热是对文明的呼唤

堂吉伟德

“五一”假期在即,近年来火热的“无痕旅游”再度被各大媒体倡议、转发。

“无痕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针对当时火热的户外运动中,许多人在森林等景区随意扔垃圾,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为此有人提出“无痕山林”的户外活动方案,倡导人们在合适的地方行走宿营、适当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减少用火对环境的冲击、尊重野生动植物等。

“无痕旅游”就是通过游客的自我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的人为性影响,从而达到“无痕”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每名户外活动者要有“人过无痕”的认知外,更重要是要将其真正付诸行动中,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自觉。

实现“无痕”并不容易,这取决于个人文明素养的高低,更决定于个人和团体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多人在思想上并不缺乏这样的认识,但是基于个人文明素养不到位,往往存在明知故犯的破坏行为。比如在公共场所不要乱丢垃圾,这既是公共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文明素质的最低标准,然而个别人却无视道德文明的约束,放纵自己随意越过“雷池”。这样的人一旦多起来,对环境的破坏就会变得日加严重,维持和修复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实现“无痕”对于更广阔的高山流水,更具有保护意义。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再美,如果到处都是随意丢弃的垃圾,我们生活与居住的环境也将陷入人人自危的“公地悲剧”中。

“无痕旅游”有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令人欣喜,但必须意识到,“无痕”的本质是对公共文明的呼吁和要求。提高公众的公共文明素养,除了强化宣传和引导,利用规则的力量去规范和约束,也是道德与法治的现实课题。

--> 2024-04-30 堂吉伟德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3373.html 1 “无痕旅游”火热是对文明的呼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