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第一季的“寻道”来说,茅台1935在第二季增加了楹联的文化活动,让“喜逢大运·共赴山河”的主题多了一道独特的关于“道”和“美”的艺术表达。
运河通达南北,诗酒跨越古今,妙笔生花作楹联,与喜相逢襄盛举。活动现场入口处,“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二季“喜逢大运·共赴山河”楹联征集活动优秀作品罗列在会场两侧,以楹联为文化纽带,描绘出城市的独特底蕴,串联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与大美中国和人间美好“喜”相逢。宁波站楹联征集共计收到作品300余幅,评选出10幅佳作,由现场嘉宾投票选出晋级作品。
这既是对“寻道中国”活动美的感悟和美好祝愿,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吸引更多的酱粉参与,也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美的相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指出:大运河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
楹联贯穿了人人向往的“人间八喜”,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乐见着祈福纳吉,伴随着团聚欢笑,代表着向善求美的民心所向。而饮酒后楹联作对的酒文化,历经千年万代,从不停歇。
2006年5月20日,在一个充满爱和浪漫的节点,“楹联习俗”和“茅台酒酿造技术”同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次在“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二季)”的相逢,也是不同传统和文化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好相遇。当嘉宾们吟诗作对,品饮茅台1935,恍如古时的文人雅集、兰亭流觞,让文化活了起来。
近年来,茅台的“五合营销法”明确指出,要文化相合,实施文化营销法。文化营销已成为茅台营销的一大利器与法宝。今年,茅台集团更是提出围绕元旦·春节——“联欢和希望”,清明·端午——“感恩和传承”,中秋·国庆——“团圆和收获”主题,把“节日里的茅台”打造为具有鲜明茅台文化特征的节日大IP。
而在进入品牌发展的第三个年头,站在百亿品牌的基础之上,茅台1935进一步做强文化品牌IP,继续开展“寻道中国”项目,并聚焦“喜”,与自身所蕴含的“喜文化”相呼应,不断完善茅台1935关于“喜”的表达与应用。
接下来,茅台1935将继续沿着京杭大运河,在扬州、淮安、济宁、天津、北京等城市寻找不同的“喜”场景,与大美中国和人间美好“喜”相逢,在进一步挖掘“大运河”沿岸喜文化的同时,也把茅台1935自身的“喜”和“美”传递给沿线的消费者,助力广大消费者的美好生活。
(本版图片由茅台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