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创新突破 勇攀高峰

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测控室研究员在自动化生产车间测试产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纯亮 摄

上海大学博士团队与贵州年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旭婉婷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旭婉婷

有大数据这张亮丽名片,贵州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投资者前来投资创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贵漂”。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杨灵运是其中之一。“到贵阳创业就是看重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大数据企业享受了不少优惠政策。”杨灵运说,公司打造的“贵州工业云”平台,为贵州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解决了“痛点”。

目前,杨灵运所负责的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为公司创造近20亿元营收。

从“中国数谷”到“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我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招才引智实效性。

过去一年,贵州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新增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6个,新增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109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0名。5名“十层次”人才入选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5名优秀科技人才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

新的一年,贵州深入推进“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不断扩大人才增量、做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天敌鉴定的时候,局部特色要特别关注。”在贵州大学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臧连生正在和团队进行天敌鉴定的学术探讨。

臧连生从事害虫生物防治、害虫综合治理教学和科研20多年,是该领域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在贵州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下,他加入了贵州大学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并担任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

“贵州引进人才的力度非常大,给我的科研启动经费是2400万元,还新建了一个6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臧连生说,选择贵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有很多与研究相关的天敌资源,能更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目前,臧连生已在贵州组建天敌昆虫研究团队,正在围绕高粱病虫害开展生物防治科研攻关。

让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贵州坚持科教产协同培养人才,畅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整体联动。

3月8日,上海大学博士团队与贵州年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共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推产业智慧化发展。

“我们希望能让现在的科技成果通过年轮科技,正确落地、正确找到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上海大学博士团队博士后张波说。

年轮科技主要致力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通过数智科技打通贵州特色产业链,形成产、供、销服务闭环。此次与上海大学博士团队开展合作,重点围绕新材料以及磷石膏等废渣固渣利用产业等方面强化产学研结合,以更好服务实体企业,把技术转化成为市场成果。

贵州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

“自2021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开展40多场数字产业人才培养赋能活动,与10余所高校达成校企合作共识。”华为云贵州教育总监曲胜男说,基于一年多的人才“蓄水”,华为云共培养了2000余名贵州企事业开发者及高校师生。

同时,华为云还协助贵州大学成功申报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打造产教融合育人基地,与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打造华为鸿蒙开发者创新中心。

“我们吸纳了一批活力四射、富有战斗力的年轻队伍,大家将带着理想信念聚力向‘黔’。”曲胜男表示,自己和团队将携手更多青年伙伴持续建好人才“蓄水池”,努力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力量。

--> 2024-04-2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3141.html 1 创新突破 勇攀高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