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仁生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深刻塑造着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驱力,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文化深刻塑造着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首先,文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是通过教育起作用。社会价值观念的传递、劳动技能的养成、科学素养的培育等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都直接或间接由文化决定。其次,创新是文化影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文化是塑造和推动创新的重要因素,人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由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再次,文化涵养生产者的科学素养、劳动技能、生产经验和思想品格等。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队伍是需要在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成长。最后,文化还通过影响各项制度尤其是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来影响新质生产力。制度是文化进化的结果,发展新质生产力须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着手。
着重培养文化创新的人才队伍。要发挥好政府的导向作用,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要营造自由创新、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文化,为文化创新人才成长搭建政策平台。要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考评标准。要遵循文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规律,不以暂时的成败论英雄,不以数量论英雄。
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大力倡导和鼓励文化创新。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环境,具体说,就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鼓励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各类文化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要善于将现代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物化为文化创新产品,将现代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传播手段、运营模式以及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等方面。
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大力调整文化产业的结构,加快建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遵循市场规则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和民间力量参与文化生产与竞争。要理顺机制,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科研院所文化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
着力培育和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需要一个成熟的、健康的产业环境。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建立既符合中国文化国情又适应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政策,壮大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要大力鼓励国家、集体和个人参与文化贸易交流,既要善于在文化交流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善于吸收世界各地优秀文化。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规范、培育文化市场,引导和开发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推动文化消费结构升级。
(作者为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