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奋进新征程,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文化自信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自信。重视挖掘和阐释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遗产。通过教育体系,让每个公民都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激发起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鼓励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倡导创作者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创作出既有历史深度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项目,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培养理性思维与平和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培养理性思维与平和心态是推进文化发展的关键一环,这不仅是对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是对社会整体文化素养和心态的塑造。一是加强逻辑和批判性分析教育,培育公民面对复杂信息时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二是培养既尊重传统又拥抱变化的心态。鼓励每个人在尊重和保护本土文化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开放自己的视野,在尊重差异的同时,探索和建立共同的理解和目标。三是促进深入的文化自省和跨文化对话。鼓励人们不仅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还要主动探求和反思文化的深层含义,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相互补充之处,从而推动文化的共生发展。
把握新时代文化多样化的新特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一是激励创新和多元的文化创作。鼓励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探索和实验,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感,创造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能引起共鸣的作品,以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活力。二是加强文化教育和普及。通过各种教育平台和公共活动,增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三是促进中华文化广泛传播。通过各种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将中华文化介绍给全世界。这包括参与国际艺术节、文化展览以及跨国文化合作项目,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接触和欣赏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化环境,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四川红色文旅研究中心项目〔HSWL23Y2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