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晗
算力竞争绝非一地一域的竞争,而是全球范围的竞争;算力比拼既是基础设施的角逐,更是转化应用的较量。
算力时代奔涌而来。AI大模型,这一2024年开年经济热词,将算力推到聚光灯下引发各界热议期待。身处以算力为核心生产力、以智能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新时期,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谁掌握强大算力,谁就拥有发展主动权。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最重要也最稀缺的资源,是最具价值也最具潜力的资产,是最具竞争力也最具挑战性的因素。它并非遥不可及的经济概念,而是直观可感的现实生活:气候预报、观影购物、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看得见的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算力。
肩扛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如山使命,夯实算力这一数字经济的技术底座,贵州算力基础建设全面开花,成为响当当的贵州名片:2023年,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相继落地,贵州部署的智算芯片达7万张以上,数量较年初提升93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放眼时间的长河巨浪,更能深刻感知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波澜。从2013年起,贵州领风气之先,播撒大数据种子。11年耕耘不辍,贵州成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东数西算”国家工程关键节点、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集聚最多的地区之一。
踏上算力新赛道,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我们欣慰地看到,肇始于云端的故事正抒写崭新精彩——贵州向全国72家购买贵州算力资源的企业发放89张首批算力券,供需精准对接、撬动发展活力;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落地贵州,实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直连,“算”得更快的贵州,跑起来“飞快”……
当算力逐渐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显现出对驱动经济增长、改善社会民生的“倍增效应”,带给奋斗者和实干家更多思考空间:算力竞争绝非一地一域的竞争,而是全球范围的竞争;算力比拼既是基础设施的角逐,更是转化应用的较量。
积累数据资源,提升算力水平,优化算力产业,已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的共同焦点和发力点。在云奔潮涌的“风口”之上,我们理当清醒认识到,贵州算力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技术卡脖子、供需不适配、应用不充分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算力“创新-资源-服务-应用”链条畅通与否,既是关键制约,也是竞争核心。
今天,面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召唤,快人一步的起跑优势如何巩固?算力产业如何在快速扩张中提升发展质效?贵州提出,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抢占智能算力、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制高点”。
宏大的概念有着具象的理解。如果说,智能算力解决的是“能算多少、能算多快”的能级问题,那么,行业大模型培育聚焦的是“算出来怎么用、用到哪”的场景问题,数据训练回应的则是“人工智能怎么更智能”的算法优化问题。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助力。
抢占智能算力“制高点”。把贵州的电力优势、气候优势、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求我们既要强化算力与电力协同,加快重点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始终确保“能供”“保供”,也要按照“存算一体、智算优先”的思路,以头部企业为重点,加大智算芯片布局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国产化智算集群。
抢占行业大模型培育“制高点”。坚持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以高质量“智改数转”加快数实深度融合,紧盯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增量需求,把握城镇智慧化改造、乡村数字化建设、文旅场景化创新、政务便捷化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新量风口。
抢占数据训练“制高点”。给数据贴上“价值标签”,帮助AI更容易识别数据,是数据训练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进阶的关键。这启示我们要围绕数据标注、高质量数据集、模型预训练等贴近算力的产业引进企业、培养人才,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生态圈。
潮涌算力时代。保持“静待花开”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增强“慢进亦退”的主动精神和进取意识,持续打通“创新-资源-服务-应用”的算力链条,更便捷智能的生产生活场景必将热烈激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变革必将显著发生,贵州算力定当绽放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