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天眼问政”栏目接到贵阳市网友反映,他在网络看到一段“四方河桥往下200米处,有污染排放”的视频,画面里有一股绿色水体流入南明河,希望职能部门严查,依法守护母亲河。
当日,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记者探访了位于南明区四方河路的甘荫塘大沟排水口。在现场观察到,排水口流出的水确实是绿色的,与周边区域水体明显不同。
水真的是被污染了吗?记者采访了正在巡查的南明区市政工程管理所一名叶姓工作人员。
“这两天排水口水体颜色确实呈荧光绿色,但这不是污染所致,而是每年汛期前,在例行开展的水流流向检测工作中,采用了荧光素这一特殊物质。”该工作人员解释说,荧光素在固态时为红色粉末,与水接触后变为荧光绿色,这种颜色便于他们追踪水体的流向及其最终汇集点,对于汛期前后的应对措施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采访过程中,该工作人员再次实地查看排水口的水体状况,并明确表示,在晴朗天气下,荧光绿色的水体大约两三天便能完全自然分解;在恶劣天气下,可能需要四五天。他强调,“这种荧光素无毒无害,请市民朋友放心。”
“今天早些时候,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等部门来现场了解过相关情况,我们也已作了详细解释。”该工作人员补充道。
随后,记者联系了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接报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反馈称,在关注到网友发布的相关视频后,该局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核实。
“4月16日12时许,包括贵阳市南明区水务管理局、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贵阳市南明区后巢乡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来到现场查看了排水口情况,发现现场排污口确实有淡绿色水体排放,立即取样监测。”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工作人员表示,经过调查组对甘荫塘大沟沿线的详尽排查,并未发现任何偷排行为。进一步核查后,确实是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属单位在进行管网整治时,使用了荧光素进行联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