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推动“三个下沉” 激发干事热情

——威宁自治县探索推行“三包两驻一联系”工作机制

2023年以来,威宁自治县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推行“三包两驻一联系”长效工作机制,推动“三个下沉”,全面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振兴工作质效。

落实“三包”

推动重心下沉一线

威宁自治县明确县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班子包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包脱贫户、监测户,推动工作重心下沉乡村振兴一线。

强化县级领导包乡。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44名县领导包保41个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工作,将全县41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六大战区”,明确6名“四大班子”领导担任指挥长,形成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战区+乡镇”指挥体系。

强化乡镇班子包村。按照因村施策,明确330名乡镇班子成员和2700余名乡村干部包623个村(社区),由每个乡镇班子成员带领2至5名乡村干部包保1个村,加强乡村两级纵向联系,全面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帮助解决问题4971个。

强化党员干部包户。明确5200余名乡村干部和3500余名县直单位干部(其中科级干部991名)包脱贫户、监测户7.23万户,组织帮扶干部走访群众47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7万余个。

强化“两驻”

推动干部下沉一线

派强用好乡村振兴工作队和驻村工作队,全力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一线。

增派工作队伍。印发《威宁自治县乡村振兴驻乡工作队组建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组建下派乡村振兴工作队40支120人。自选派以来,开展政策宣讲8000余场次,走访群众15000余人次;研究驻村工作799次,帮助驻村干部解决困难620余个。统筹协调争取项目190余个,涉及资金8100余万元。

强化驻村帮扶。严格对照“9项负面清单”,按照“分级选派、县区统筹、集中派驻”原则,县级统筹选派力量,坚持因村施策、精准匹配、人岗相适。选派驻村工作队325支975人。制定《威宁自治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工作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整合县“两保两防一促”10个综合督查组力量,并组建3个驻村工作专项督查组和4个电话抽查组,督促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扶。

注重典型培育。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加大驻村干部关心关怀力度,注重宣传和选树先进典型。开展评先选优表彰活动,表彰先进集体30个,先进个人80名(其中驻村第一书记14名、结对帮扶干部6名)。组织100名基层党员干部召开全县“三包两驻”座谈会,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建立“一联系”

推动服务下沉一线

明确县直部门(单位)与乡镇(街道)进行帮扶联系,推动县直单位和县直机关干部责任下沉乡村振兴一线。

健全责任体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建立联系点工作机制,强化110家县直部门与41个乡镇捆绑发展,细化责任落实清单、政策落实清单、工作落实清单。组建10个考核评估组开展督查考核并进行通报,对工作不力的157名干部进行问责。

强化工作举措。健全完善组织部牵头,民政、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召开29次县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55次部门联席会,研究制定办法措施50余个。

提升帮扶成效。按照“两个100%和一个95%”的工作要求,组织3500余名干部参与帮扶乡镇开展全排全查3万余次,户均落实帮扶措施2.94个,帮助群众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1.2万余个,该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明显提升。

(王涛)

--> 2024-04-18 ——威宁自治县探索推行“三包两驻一联系”工作机制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2489.html 1 推动“三个下沉” 激发干事热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