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赤水河畔,酒香萦绕,白酒产业从一家独大到集群发展;梵净山下,抹茶产业联盟生产,飘香的抹茶从这里走向世界;百里杜鹃,花期之外、花区之外,四季可游……
产业发展的故事层出不穷,全省各县根据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小县城亦有“大作为”,发展潜能无限。
工业发展向“精”而行
走进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于生产监测的电子大屏。
“通过这个屏幕,可以看到井下采煤的实时场景,还能实现对井下监控中心工作面设备的单机或集中操控、‘一键启停’。”发耳煤业常务副总经理朱洪介绍。
随着朱洪按下启动键,屏幕上显示相应采煤点的割煤机快速割煤,刮板输送机高速运转,一块块“乌金”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地面。
“智能系统实现了煤矿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有机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朱洪说,使用智能系统后,开采更加精细,日采煤量从原来的日均1900吨提高到日均2930吨,效率提高了54%,累计安全高效回采煤炭273万吨,2023年实现煤炭产量120万吨,税收1.5亿元。
发耳煤业是众多采矿企业的一个缩影,精细开矿让矿产经济价值充分释放。
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需要精细开矿,也需要精深用矿。开阳“钛—磷—硫—铁—钙—氟”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将硫酸、磷矿石、合成铵等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生产出磷酸一铵等磷化工产品,伴生的固废磷石膏转到磷石膏制酸分产车间加工成水泥熟料,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环境更友好。
…………
近年来,全省各地持续推动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向高端化延伸和协同耦合发展,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色农业谱“兴”篇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黄金时期,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春茶长势喜人,茶企茶农们纷纷抢抓时节和晴好天气采摘加工,供应市场。
顺着江口县九龙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立手指的方向看去,大量刚采下的茶青放在厂区的空旷处摊凉。“摊放一天就可以用来加工炒制茶叶,去年的销量有十几万吨。”李小立高兴地说。
近年来,江口县把茶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直接带动61个村、1.52万人参与茶产业发展,参与茶产业发展的脱贫户已实现人均增收4350元以上。此外,江口围绕茶产业进行精深加工,发展抹茶产业,抹茶远销海外,被誉为“中国抹茶之都”。
江口抹茶不是个例,威宁苹果、镇宁蜂糖李、都匀毛尖等一批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大山,让千万农户因为山的馈赠挑起“金扁担”。全省各县突出地域特点建成产业,以产业振兴引领经济发展,正勾画出一幅产兴民富的魅力图景。
文旅融合“融”出彩
走在正安的街头,随处可见吉他、音符元素的路灯、雕塑、路牌……
“全世界每生产7把吉他,就有1把出自这里。”正安吉他制造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撬动全县文旅产业发展。
“吉他是个物件,有了文化便有了灵魂。”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田飞介绍,正安以吉他文化为核心为相关产业赋能,让吉他文化融入正安方方面面,反哺吉他工业、吉他旅游,实现以文促产、以文兴旅,打造独具魅力的“吉他之都·音乐之城”。
“自去年3月组建以来,直接培训近400人,覆盖全县各个领域。”田飞说,今年6至10月将组织全县单位每周开展吉他路演活动,通过文化活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在吉他产业的带动下,2023年,正安县全年新增涉旅市场主体33家、上规入统涉旅企业2家,接待游客增长12.5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8.5%。
文旅融合发展,让“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中实现更好联结,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三感”,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