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深刻理解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的辩证关系

王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自信”和“历史自信”的理论命题被先后提出,为增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提供了重要指引。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二者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各方面。

在历史选择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而开创的,也是在中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跨越到全面小康,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在历史自觉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必然要从历史中找答案,从实践中找依据。从理论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基于生发其理论体系的“根”,即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这也是我们党坚定理论自信的根本所在。从实践层面看,一种思想理论行不行,需要在具体实践中经受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及时科学回答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在历史实践中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形成,不断得到实践检验并赢得人民拥护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注重制定各方面的制度,初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制度所具有的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以系统化思维使之渐趋完备。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源自我们党的长期实践,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历史积淀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涵养滋养的重大作用。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通,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贯通融合,并在革命实践中得以熔铸升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因和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是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道路自信彰显历史自信。近代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四个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展现了道路自信。

坚持“两个结合”,以理论自信凝聚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行,源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结合”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坚持“两个结合”,是坚定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原则和路径。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以制度自信夯实历史自信。坚定历史自信,要求我们把历史经验制度化、体系化,让制度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和发展有其坚实的历史根基和实践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从十三个方面集中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就好在这些方面,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文化自信巩固历史自信。历史自信的根本要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高度;其追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远远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明;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追求的是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新图景。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

--> 2024-04-17 王芳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2326.html 1 深刻理解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的辩证关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