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酵”床、住“洋”房……在安顺,有这么一个企业,利用闲置老厂房,开启“花园式”养牛新模式。
4月草长莺飞,漫步在位于安顺经开区的贵州聚福牛源养殖有限公司,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不远处的幢幢红砖房内,关岭牛、北方小黄牛以及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嚼食着草料。
“项目今年2月1日正式投产,占地面积58亩,厂房面积13000平方米左右。”贵州聚福牛源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文俊说,该公司所有厂房均是原老“三线”闲置厂房,通过改造、重建、改建达到养殖标准,并按照“场床一体化”的零排放要求。粉碎的秸秆、石灰粉和锯木面铺成“牛床”,牛粪通过降解、发酵、除味,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产业循环。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贵州聚福牛源养殖有限公司还通过上下游的有效衔接,将秸秆回收利用到养殖饲料加工中。
目前,贵州聚福牛源养殖有限公司产业链联动效应初步形成,预估效益可观。“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实现养殖规模200头、出栏1500头,为地方创造税收200万元以上。”杨文俊说,公司在深圳、广州等地开拓市场渠道,通过上中下游三级联动,将从单一养殖发展为集养殖、屠宰、成品销售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纽带。
立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贵州聚福牛源养殖有限公司依托资源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杨文俊说,公司将大力发展“二八模式”,充分调动安顺经开区内养殖户的积极性,通过群众出资20%,撬动企业80%资金注入,实现产业再升级,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利用闲置资产扩大养殖项目,早日实现出栏量5000头。”
“安顺经开区遗留下许多‘三线’建设时期的闲置厂区,有的成为避暑游客聚集地,有的成为时代印记博物馆。贵州聚福牛源养殖有限公司的养牛模式,既是一次生态养殖业新尝试,也是安顺经开区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妙招。”安顺经开区农林牧水工作组组长臧胜碧说,未来,安顺经开区将依托在建的大型屠宰场,建设千头养牛基地,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