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赓续人类探天寻宇伟业,FAST取得一个又一个惊人业绩——

“中国天眼”三十年

何崇远

“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伴随着“中国天眼”的建设,平塘县克度镇动工建设以科普为主题的特色天文小镇,大力发展研学产业,天文时空塔、天文体验馆、天文观测演示等20余个项目相继投入使用。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如白驹过隙,转瞬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设想提出至今已有30年。回首历经的三十载,FAST人荜路艰辛、踔厉奋斗、勇创奇迹的英姿历历在目,作为FAST从梦想到谋划、从研讨到踏勘、从雏影到初型、从选址到落地、从奠基到竣工、从试运行到出成果出大成果……的见证者,我为FAST尤其是FAST人创造的辉煌无比自豪,感动万分。

2021年9月,一部客观记载FAST从梦想到竣工完整足迹的著作《天眼工程》问世,饱含为FAST奉献宝贵青春的功臣彭勃博士的赤诚、执着和心血以及科学家严谨、求实品格的风范,向世人娓娓叙述冉冉升起的这颗世纪新星诞生的非凡历程。让我们以《天眼工程》为向导,回眸魂牵梦萦的三十年伟业。

1994年,人民科学家南仁东先生牵头提出了FAST设想。我与“天眼”初识于1995年10月上旬贵阳花溪。彼时,贵州承办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国内顶级射电科学家云集的国际大射电望远镜LT工作组(LTWG-3)第三次会议暨球面射电望远镜学术研讨会。彭勃是会议秘书工作的负责人,我负责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这次会议,使我有幸接触到神秘的射电天文科学,令人难忘的是与国内外射电天文科学超级大师们朝夕相处,聆听他们讲述奇幻的宇宙,不知不觉间大长见识。

我曾请教南台长(大家对南仁东先生的称呼)和彭勃,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耐心地开导我说,这虽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但归结起来就是探寻宇宙的奥秘。例如宇宙的诞生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地外文明等,以期构建人类与地外生命对话的途径。这次LTWG-3会议,承载着人类未来的使命,会址选在贵州,注定贵州将肩挑这副重担,迎接FAST在这里的诞生。

三十年来,以王绶琯、南仁东、彭勃、聂跃平、段宝岩、严俊等老中青集结的大射电先驱们与迭代辈出的后来者们秉持顽强信念和科学精神携手拼搏,终于在地球的东方架起了人类联通宇宙的桥梁,彭勃所著《天眼工程》,是这段史诗般历程的鉴证。

老中青科学家的“零”始征程

回眸FAST伟业,予我们感受颇深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很落后,进行高科技研发的条件十分有限,中国大射电天文探测科学硬是在看似无条件的窘况下开启的“零”始征程。以王绶琯、南仁东、彭勃、聂跃平、段宝岩、严俊等为代表的一支老中青科学“义勇军”,凭其强烈的科学家良知与责任感,严谨遵循科学规律,笃实地从理论研究到每项实验,把高深的射电天文理论,入丝入扣地融入一个个周而复始的模拟运行。

回眸FAST伟业,让我们知晓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国际射电大师们,国内的上述大科学家们,从FAST最初提出设想,到选址、论证、立项、建设经过的那些历程,已远远超出射电科学范畴。选址,他们不论身份高低,资历深浅,年龄大小,都无所畏惧、披荆斩棘、挥汗流血跋涉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为攻克难题,他们日复一日、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苦钻求解习以为常。为解决施工难题,他们不畏寒暑奋战在工地,你根本辨不出谁是科学家谁是工人。太多太多常人认为的不可能,在时任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为经理的工程经理部带领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FAST的工程实施目标任务。我深深被感动的正是这群卓尔不凡科学家们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回眸FAST伟业,我们看到了FAST人的聪明智慧和博大胸怀。科学无国界,闭门难造车。FAST是贵州的、中国的,最终它是人类的。FAST人自始至终,都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范畴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我你的研究攻坚,书写了史无前例的科学传奇。过去的三十年乃至在更长的岁月里,涵盖世界五大洲的知名射电科学家和与之相关的有识之士,连续不断地被吸引参与FAST的论证、研究、建设和应用,他们中不乏诺奖获得者,有的从始至今仍以各种方式与FAST人共同工作,在FAST的研制和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的场景同样令人感慨。上自中央、国家有关部委,下至省、市、县及最基层的农民百姓,凡涉及者,无不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支持,尤其是与项目直接关联的高校、国家机关、企业、部队乃至基层组织形成了紧密的联动机制。构成了智力、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奋战平台。有了这样的机制和平台,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些独特优势正彰显了FAST人所特有的开放包容的协作精神。

回眸FAST伟业,不禁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FAST凝聚了我国老中青三代科技精英的心血。他们本可以获得比当下更高的报酬、更舒适的生活、更显赫的名誉……然而他们从开始的披荆斩棘直到现在默默厮守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山凹大窝凼,毫不动摇。我曾多次听说,国外数家顶级科研机构以优渥的条件,邀请南台长、彭勃等去工作,但他们都婉言谢绝了。其间我们痛心的是,令人崇敬的中国射电天文奠基人王绶琯、人民科学家南仁东已离开我们,还有两位贵州优秀青年罗罡、李维星也为FAST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赓续人类探天寻宇的伟业

FAST设想是FAST人的创举,同时它也吸取了前人的诸多智慧和成果,如当时世界唯一最大的美国阿雷西博305米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等的成功经验,在其基础上,开拓了很多独具匠心的新成果。

《天眼工程》中披露的喀斯特洼地台址、索驱动馈源支撑、反射面主动变形三大独创技术彰显了FAST的新高度,当然其中还有诸多不胜枚举的新元素。这些新举措、新元素将为FAST在新时代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更强大的新动能。据悉,美国阿雷西博305米直径射电望远镜整体崩塌,这是国际科学界的憾事和灾难。然而,国际射电科学的长征没有止步,中国FAST的诞生,将赓续人类探天寻宇的伟业。吸取前人,超越前人,凸显了FAST人敢于突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FAST是中国对当今人类的巨大贡献,其作用和意义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泰勒代表国际天文界给FAST的贺词中淋漓展现:FAST望远镜将成为许多重大天体物理问题的精湛研究设备。我强调其中两项:第一,FAST望远镜具有前所未有的灵敏度和巡天度,用于研究宇宙最丰富的元素—中性氢的分布,它们遍布银河系或其它星系;第二,FAST望远镜具有探测数千颗新脉冲星的能力,并且可以实施脉冲星精确计时。由于脉冲星是中子星,其引力场强于黑洞之外的任何天体,脉冲星观测对于理解基本物理至关重要。FAST望远镜还是其他研究的理想设备,或许是最好之最。这一独特设备将做出惊奇的、意外的宇宙发现。

国之重器为贵州带来难得机遇

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FAST运行研索中取得的惊人成就,中国天眼3年做出了国外13年的成果,向全球释放了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41741个;迄今发现脉冲星890颗,是世界上其它望远镜发现总数的3倍以上……FAST正在取得一个又一个探天寻宇的惊人业绩,今年1月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最高荣誉称号。作为国之重器,FAST和FAST人正在不断为国争光,为人类贡献奇迹!

有关各行各业为这个国之重器踊跃出力。最先接触国家天文台的省科委(后改为省科技厅)有关人员凭着科技工作者的敏锐,在当时贵州射电天文一片空白的困境下,顶着各种压力,为国家天文台在贵州开展的前期工作披荆斩棘,鸣锣开道,获得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自1994年至今,历任省委书记、省长均听取FAST情况汇报,甚而莅临施工现场视察指导。省有关部门,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局)在技术装备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不畏困难,深入项目开展监测,为FAST能否落户贵州提供了宝贵资料,省发改委、贵州工业大学等单位学校更是倾其所能提供服务。最感人的是平塘大窝凼当地的农民朋友,为了支持FAST建设,世居在那里的12户群众,义无反顾地搬迁出去,为FAST腾地,望远镜电磁波宁静核心区3公里半径内的500余户2300余名群众举家搬迁……

正是这种举全省之力将铸国之重器视为己任的精神,在国际国内大射电科学巨人们率领下,硬生生在大山凹建成了当今举世无双的大科学重器。FAST的建成,让名不见经传的边远省份一步跨进射电科技重器——FAST这个当今全球唯一的平台,使平塘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县瞬间装点成世界射电天文科学基地。

FAST投入运行以来,平塘这个曾经的贫困县,吸引了世界天文科学巨匠、天文工作者爱好者及学者纷至沓来。克度天文小镇的建成已是世界旅游打卡的重要目的地,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FAST为贵州科教事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形成了大、中、小学一体的天文科学教育体系,为培养天文科学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FAST科普宣传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了解天文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地球这个美丽家园,激发起人们爱护这片赖以生存故土的热情。FAST为贵州带来了新时代发展的新机遇。

值FAST三十年奋斗征程纪念之际,当我们回首FAST的来路,我相信人们会被FAST人彰显的精神风貌所触动而引发思考,敬仰、学习、赓续他们,不断在科学(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崎岖山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去达到一个又一个光辉的顶点。

(作者系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

--> 2024-04-16 何崇远 赓续人类探天寻宇伟业,FAST取得一个又一个惊人业绩——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225.html 1 “中国天眼”三十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