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降减扩增”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花开,百里杜鹃景区花海编织成耀眼的“地球彩带”;山秀,兴义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物灵,“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小梵”诞下新宝宝……4月的黔贵大地,生机勃发,绽放着春天的美好。

“生态”是贵州的靓丽名片,也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和底气。为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贵州全力做好“降碳”“减污”减法题和“扩绿”“增长”加法题,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汇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降碳减污,绿色发展后劲足

一场春雨后,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厂区绿意葱茏,空气清新,看不到粉尘,听不见噪声,仿佛走进一座山水环绕的公园。

“我们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建设了一条日产4500吨熟料的高效、绿色、环保新型智能化水泥生产线,水泥年产能达220万吨。同时,对收尘器收集的粉尘、水处理的污泥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了100%!”赛德水泥生产部负责人自豪地说。

近年来,贵州水泥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清洁能源原燃料替代等方式,让“灰水泥”走上了绿色发展新路。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继燃煤电厂、钢铁行业之后,又一行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我们将针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碳排放管理的实际困难,精准施策,帮助企业结合实际制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引导企业完善碳排放管理制度,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深度治理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马帅说。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我省正持之以恒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等,以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扩绿增长,生态保护更有力

林地清理、挖穴整地、苗木同步进场栽植……4月7日,在贵阳市开阳县花梨镇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抓紧施工,赶在月底前顺利完成苗木种植,力保年底前完成抚育补植及竣工验收。

3月,贵阳市乌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动工,将在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实施退化林修复5.5万亩,补植苗木180余万株,进一步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和提升,筑牢乌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科学绿化为基,绿色版图不断扩展,过去一年,全省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744平方公里,年度治理面积居全国第一。今年,我省将治理石漠化面积60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28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3%。

绿色发展不断向前,我省全力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绿色经济占比达46%左右,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年初,贵州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将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加快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我省地方特色、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推动绿色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协同增效,保护与发展“双赢”

“我们园区以省级含铅废物利用处置中心为核心,可实现‘进来一块废电池,出去一块新电池’,将废旧铅蓄电池‘吃干榨净’。”台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综合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秀天向记者介绍。

2022年,我省出台《贵州省“十四五”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在台江布局省级含铅废物利用处置中心,推动全省再生铅行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目前,该园区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群,围绕铅蓄电池、再生铅等产业链条,引进了硫酸生产、塑壳制造及塑料颗粒再生等配套主导产业,建立铅蓄电池制造从外壳包装、电池硫酸、内置保温材料、废旧电池自动拆解、铅回收冶炼的整套产业循环体系。

在这里,废旧铅蓄电池经过回收处理再利用,脱胎换骨实现了“新生”。

成为全国首个实行水质、水量双补偿的省份;绥阳经济开发区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今年以来,我省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美丽贵州建设新格局,持续增强绿色发展新动力。

生态美连着经济兴、百姓富,黔贵大地正绘就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写意图”。

--> 2024-04-15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2136.html 1 “降减扩增”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