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晗
“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好头、起好步开出的“良方”,饱含着新时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定力和深远考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正是春耕备耕时节,神州大地摇曳碧绿金黄,祖国南北弥散泥土芬芳,从试验示范田的良种选育到山区专用小型农机“上山”,从科技特派员真蹲实驻“传经送宝”到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农业插上“腾飞翅膀”……希望的田野上,“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牢靠。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春分前夕,洞庭湖畔人机欢腾,走进田间地头,看秧苗培育、察土地翻耕、问春耕备耕,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他强调,要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的深度融合上倾注心血,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
“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好头、起好步开出的“良方”,饱含着新时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定力和深远考量。
粮稳天下安。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把“确保粮油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放在第一条,提出“聚焦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集成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省委主要领导在遵义考察调研时,也勉励种植农户、农技人员不负春光、不误农时,推广运用良种良机良法,力争今年收成更好、收入更高。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破题“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靠的是走在田埂上的调查研究,拼的是因地制宜“把脉开方”。应该充分认识到,以“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良种是资源基础,良法是技术途径,良机是装备支撑,良田是发展主场,四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守护用好贵州良种,夯实资源基础。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源头,是农业的“芯片”。作为种质资源大省,我省物种数量在全国排名第4位,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赋予贵州丰厚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加快从种质资源大省向种业强省迈进,要求我们努力筑牢粮食安全种业基石,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鉴定和利用,多措并举提高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粮油作物育种水平。
承继创新农事良法,拓宽技术途径。以山地农业为主的贵州,从2020年起连续把“加强农技服务”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今年是第5个年头。每年数千名科技特派员奔赴山乡原野,传技术、问疑难、破瓶颈,不少地区在贴心的农技服务中收获发展红利,也沉淀出“产业发展到哪,科技服务就跟到哪”的宝贵经验,激励我们努力用好各类农业人才,在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中做足农业科技含量。
把握重点推广良机,做强装备支撑。农业机械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生产要素。我省92.5%的面积都是山地和丘陵,拓宽农机上山路,既需要聚焦“第一公里”发力,推动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的卡点问题;也要着眼“最后一公里”破局,加快宜机化改造、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提升农机社会化和公益化服务能力,回应农户“想用不会用、会用不敢用、不会用不愿用”的忧虑。
精耕细作大国良田,奋斗发展主场。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我们要从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的角度入手,紧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任务两项指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在提质扩容上下更大功夫,抓细抓实耕地保护制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等,从政策激励、资金奖补、服务细化等方面更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真正确保“良田粮用”。
春风送暖千山翠,好雨逢时万户欢。把推进“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根植于心、躬身于行,以“寸土寸金”的清醒意识落实国计,以“一垄一亩”的高效利用回应民生,以“良计良策”的落子有声推动发展,大国良田新一年的仓满廪实,令人无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