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集资共建污水处理设施

“护”了湖泊又“富”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运,是农村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在清镇市红枫湖畔的大冲村,5年前一次自发集资参与政府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唤醒了村民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从此这个曾经环境脏乱差的村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水青山,游客如织,村民们迈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3月21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红枫湖兴隆半岛的大冲村兴隆组,在杨柳、香樟等行道树掩映下,柏油路面的旅游公路向前延伸,路两边矗立着几十栋外观雅致的房屋。

大冲村村委会副主任林科忠告诉记者,现在干净整洁的大冲村,曾经历过环境脏乱差、污水无序排放的时期。

地处贵阳贵安的饮用水源地红枫湖边,大冲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游客前来游玩。2000年后,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蓬勃兴起,由于经营户环保意识淡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一部分进入红枫湖,对湖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017年,有关部门要求村民和经营户每家修建一个化粪池,吸污车定时抽走化粪池里的污水,不过,这样的方式效率不高。后来,这里又进入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阶段,几户村民或经营户合建一个大化粪池并安装污水净化设备,运转半年后发现,仍然不能彻底杜绝经营户产生的污水排放进入红枫湖,导致迟迟不能通过环保验收。

2018年,一个转机出现了。清镇市投入1.8亿元在红枫湖沿岸村寨修建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村干部和村民们赶紧找到负责工程的当地生态环保部门,希望能把经营户产生的污水接入这套设施。得到的答复是,距村里最近的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5吨,只够处理当地村民家里产生的生活污水。

村干部当即召集经营户们开坝坝会商量,大家表示愿意共同出资参与扩建。2019年,经营户们共同集资60万元,将规划建在湖边的污水处理终端日处理能力从原来设计的每天25吨扩容到80吨。2020年建成投用后,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维护,彻底解决了经营户们的后顾之忧。

从大冲村村委会出发,沿旅游公路直行两三公里,就到了占地约1亩的污水处理站。

经营户和村民家中产生的污水,首先进入各家附近的化粪池,然后统一收集进入旅游公路下面的污水主管道,流入这套污水处理设施进入调节池兼厌氧池进行第一次处理,再进入由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组成的第二个处理池进行消毒杀菌和沉淀处理,经过处理的水流经MBR膜池进行过滤,随后就依次流经两个人工湿地进行沉淀和净化处理。

林科忠说,两个人工湿地就是两块美人椒园,污水经净化池和美人椒根部净化,已经达到了直接排放大自然的标准。经这套处理设施净化处理后的水,还要被抽到旁边山上的生态湿地里,经湿地里的树木花草净化后,再用于村里的绿化等。

继兴隆组后,大冲村高二田、上寨、下寨、大冲、毛家井、刘关、关口、新街等8个组也各自建好了污水处理设施,全村9个村民组生活污水全部实现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为保护贵阳贵安市民的“大水缸”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冲村家家户户的厕所都接入了化粪池,村里的各项环保指标通过验收,经营许可证办下来了,大冲村正式获得经营农家乐、民宿的资质。

解决了污水处理难题和垃圾问题,大冲村经营户们还为自家厨房装上油烟净化器,产生的垃圾,则由专人收运分类后由垃圾车运走进行后续处理。村里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垃圾全收集、油烟全净化”。

今天的大冲村,与红枫湖相依相伴,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村民生活越来越富,“保湖”和“富民”在这里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 2024-04-0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集资共建污水处理设施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1186.html 1 “护”了湖泊又“富”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