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一张陈旧菜单“点出”百万元年营业额

(上接第一版)

“菜我们自己种,腊肉也是自己熏的。有时自己种的蔬菜不够了,我也只买农户出产的新鲜蔬菜。”黄天庆说,要让顾客在这里吃到地道的农家菜。

农家乐的招牌菜是豆花鱼,黄天庆坚持自己做豆花。“有一次实在太忙,我从街上买了点豆花回来做豆花鱼,食客一吃就说不是我做的。从此不管忙到多晚,第二天我都六点起床做豆花。”

菜的味道好、品质硬,农家乐声名远播,生意越来越好。

“生意好,涨点价才能赚更多嘛。”记者打趣地问。

“我们诚信经营,大多都是回头客,如果涨价,可能就没人来了。”黄天庆坦诚地说。

记者打开菜单看到:青椒土豆丝12元,火烟豆干16元,大方宫爆肉30元……确实比较实惠。

“猪肉大幅涨价那一年,同行有的涨价,有的不涨价但减少了分量,我们坚持价不涨量不减。前年鱼涨到18元一斤,小米辣涨到38元一斤,我们坚持豆花鱼35元一斤价格不变,蔬菜米饭仍然不收钱。”黄天庆说。

一次,七个客人点了一条鱼,炒了几个小菜,结账190元,都走远了,其中一个顾客急匆匆跑回来问:“老板,是不是算错了?怕你吃亏喔!”

黄天庆急忙翻开菜单给他看:没错!“顾客都不信,我们家的菜这么实惠。”

正是由于坚持五年不换菜单、不涨价,一心做优品质和服务,“小桥流水人家”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粉丝”噌噌上涨。

“现在来我们这里吃饭的客人全国各地的都有,广东、四川、重庆等地最多,基本都是回头客或者朋友介绍过来的。”黄天庆自豪地说,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年营业额从最初的几万元到现在超过了100万元。

时下正值杜鹃花季,大量游客来到百里杜鹃景区,黄天庆夫妇一如既往精心准备了上好食材,坚持不涨价。

“我们能够吃上‘旅游饭’,靠的是百里杜鹃景区的旅游资源。我们开农家乐,就是要把游客服务好,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安逸。”黄天庆乐呵呵地说,只要游客源源不断地来,还愁没钱赚吗?

记者手记

旅游“出圈”,需要服务优质。五年不换菜单、不涨价,坚持做优品质、服务顾客,是百里杜鹃景区旁这个农家乐的经营之本、成功之道。当前,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贵州正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像黄天庆夫妇一样的人加入到发展旅游的队伍中来,而像“小桥流水人家”一样的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也将成为贵州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 2024-03-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1073.html 1 一张陈旧菜单“点出”百万元年营业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