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总投资242.6亿元的24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0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协同并进,山水旅游备受青睐……铜仁市以竞标争先的新气象新担当,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经济活力,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新型工业蓄势腾飞
3月18日,在贵州大龙年产10万吨锰基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30多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送物料、搭钢架、砌墙体、挖桩基。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3年4月签约落地,系东西部协作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深圳为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控股,贵州为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主要建设锰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0亿元,年纳税超2亿元,解决就业260余人。
作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火车头”、铜仁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贵州内陆开放要地的“桥头堡”,大龙经济开发区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生态工业新城”的战略目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已聚集20余家国内排名前列的锰汞钡系企业,正蓄势加速打造千亿级工业园区。
2023年,大龙经济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5.91亿元,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产值203.22亿元,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超200亿元。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铜仁市抢抓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风口”及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列入全国首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发展机遇,将新型功能材料作为全市首位产业推进,争取全省“一市一示范”试点改革,创新推出一系列举措,让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蓄势腾飞。
铜仁围绕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一核两区”布局,制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立市区(县)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以大龙经济开发区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铜仁高新区为新能源电池应用设备产业集聚区、碧江区为新型功能材料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松桃自治县为锰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万山经开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玉屏经开区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延伸拓展区的“一核五区”产业布局,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明确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推动集群产业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整理苗床,搬运薯种,下种、覆盖、杀菌……在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的红薯育苗基地,40余名群众分工明确,如火如荼地开展红薯育苗。
近年来,思南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红薯产业为示范,在严格生产、科技支撑、品牌营销上下足功夫,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集育苗、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有效促进红薯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作为红薯种植大县,强化原料供应保障必不可少。去年12月,思南县红薯产业龙头企业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周寨村上寨新建红薯育苗基地40多亩,标准化育苗大棚2万余平方米,保证红薯生产需要。
在优质红薯苗充足供应下,思南红薯产业迅速发展。2023年,该县红薯产业产值达3.2亿余元,辐射带动县内外6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薯8万多亩。
小小红薯成为亿元产业,是铜仁市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一个生动例证。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农业大市,铜仁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坚决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硬仗,以秋粮稳补夏粮,2023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87.1万亩、产量113.5万吨。
秉承“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定位,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把绿色、生态作为发展方向和目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无论是茶、蔬、果、菌、药,还是生猪、家禽、牛羊等,无不加上了“生态”前缀,打上了绿色标签。
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铜仁市形成了以生态茶、薯类、食用菌、中药材、蔬果、生猪、牛羊、家禽、蜂蜜、生态渔业10个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建成生猪、生态茶2个百亿级产业。
数据显示,2023年,铜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8.23亿元,增速为4.5%,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拉动该市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连续4个季度增速第一,取得了近十年来的最好成绩。
旅游产业生机盎然
3月10日,“相约梵净山 登高向未来”2024第六届梵净山迎春登高赛在铜仁梵净山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约2000名选手齐聚梵净山脚,共同感受春日美好。
“这次比赛有很多明星选手来参加,很荣幸能与他们同台竞技。我平时就有跑步锻炼的习惯,也喜欢旅行观景,参加这次比赛对我来说可谓一举两得,在强身健体之时也追寻了自己的诗与远方。”参赛者刘琼说。
地处铜仁的梵净山,素有“武陵第一峰”之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97%,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8万个,素有“人间仙境”和“天然氧吧”美誉。
铜仁市明确提出,要突出生态这个最大优势,以发展生态旅游为最大特色,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景区,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铜仁市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坚持一手抓流量、一手提质量,不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整体规划、精准投资、精深开发,全力构建以梵净山生态旅游经济圈、锦江体旅融合示范带、乌江流域生态旅游带、中南门文旅融合消费区、万山工业旅游示范区、石阡温泉康养度假区为核心的“一圈两带三区”生态旅游联动发展新格局。
加强融合联动发展。做强“旅游+”文章,推动文旅、体旅、农旅、工旅、康旅融合发展,培育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批山地户外体验式、红色民族文化研学式、全季节乡村旅游主题式精品路线。同时推动与省内及武陵山周边重点景区联动发展,深耕日韩、东南亚及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客源市场。
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服务水平。从名优小吃、非遗美食、精品酒店、特色民宿、交通网点以及智慧旅游平台等方面发力,打通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