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走进位于平塘县秀美群山深处的“中国天眼”FAST总控室,科研人员正在对望远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搜集和记录着来自宇宙的数据信息。
凭借望远镜的超高灵敏度,FAST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883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同一时期国外同类型望远镜监测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同时,在快速射电暴及引力波探测等领域,FAST产出了一系列世界级成果,10余篇论文相继发表在《自然》《科学》上,连续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用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的话说,“FAST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团队无数人默默耕耘的结果。”
走遍贵州上百个窝凼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FAST工程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姜鹏表示,这份荣誉既是对南仁东老师的告慰,也是对大家的鼓励和鞭策。
1994年,曾在日本担任客座教授的南仁东放弃国外高薪工作,毅然回国,决心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让中国天文学家看到更深远的星空。他说,“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FAST开始选址时,南仁东已年近50,但他不顾劝说,亲自踏勘。从1994年到2005年,他带领团队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一根竹竿、几粒救心丸、数双磨破开裂的鞋,无不记录了选址的艰辛。
十余年努力,踏遍千山万水,南仁东带领团队终于在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平塘县克度镇的一处“大窝凼”,选定了FAST建设地址。
大规模索疲劳试验
2011年3月,FAST正式开建。正当大家兴致高昂地投入建设时,一道难题随之出现在团队面前——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首创主动变形反射面,可以改变形状,但对支撑其不断变换的索网抗疲劳性能要求极高,现有钢索难堪重任。
为突破这一难题,姜鹏带领团队用了两年时间进行大规模的索疲劳试验,经历近百次失败后,最终攻克了超高强度、抗反复拉伸的钢索技术,有效支撑了FAST反射面单元的变换,帮助FAST更好地收集和观测天文信号。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FAST工程团队还研发了反射面复杂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了具有电磁兼容技术的液压促动器集群等,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为国之重器“中国天眼”的顺利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1月11日,历经20多年论证、立项及艰苦建设后,“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投入使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奋斗在一线
“大家都受得了清苦、坐得住‘冷板凳’。”姜鹏说,最初为了FAST调试工作,解决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团队成员曾连续3个春节在现场加班。不仅如此,FAST运行全年无休,大家都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全方位支撑望远镜正常运行,保证望远镜的正常输出。
监测设备运行、整理观测数据……龙年春节是团队成员孙纯第五次在单位过年。她说,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本领,做好望远镜运维工作,为全世界的天文科学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让FAST产出更多更好的重大成果。
时隔几年,团队成员姚蕊依然清晰记得为馈源舱“瘦身”的不易。馈源舱是FAST的核心部件,舱内有大量高精尖设备,这些设备关系到“瞳孔”是否看得清、看得准。当时,该类研究在全球都存在诸多理论空白。
2012年,28岁的姚蕊临危受命,担任馈源舱负责人。她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攻关之旅,最终将馈源舱由圆柱体优化成“钻石三角形”,成功为馈源舱“减肥”,确保FAST馈源舱按时按质完成各项任务及技术要求,为FAST顺利建设与运行调试创造了必要条件。
不断研制新技术新方法来升级望远镜是另一名团队成员甘恒谦的主要工作,他说,FAST运行和维护绝不是墨守成规的日常重复。要把一个巨型设备维护好,高效运行的同时需不断扩展它的功能、提升它的性能。
甘恒谦说,他将以南仁东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榜样,勇于创新,把FAST维护好,产出更多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和重大科学成果来回馈社会、回馈国家。
谈及未来,姜鹏表示,将继续开展科研攻关,不断解决中国射电天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保持FAST在国际同类设备核心竞争力,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