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佩佩 王芳蓉)运输材料、检查设备、调试机器、试生产……3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赤水经济开发区竹业循环经济园的贵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兴常美公司是赤水市委、市政府2023年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由福建闽侯敏兴编制品有限公司、福州常春藤家居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丸美竹木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立足赤水竹资源禀赋,紧扣“以竹代塑”绿色产业发展机遇,兴常美公司建成全楠竹循环利用生产线,主要生产销售机制环保竹炭,以竹代塑竹刀叉勺、吸管、医用棉签、竹签竹筷、牙签、竹牙刷等竹制一次性快消品。投产后可实现年产竹炭8000余吨、竹制品3亿余件。
公司董事长林礼清介绍,公司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亿元,占地30亩,投产后可带动当地300多名群众就业,为本地增加税收100万元至300万元。一期项目将于近期正式投产,第一年产值预计达8000万元,一年至少消耗10万吨楠竹。
“二期项目也正在建设中,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50亩,将在生产原有竹制产品基础上,新增竹厨卫浴及智能家具等生产线,还可针对外贸市场定向研发产品。”林礼清表示,包括上中下游,企业发展整个产业链需要1000多名工人。
“兴常美楠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是赤水市重点项目,对赤水市做强生态竹木循环产业,促进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发展前景广阔。”赤水市林业局副局长李国栋说。
截至目前,赤水市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其中,楠竹52.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4%提高到82.51%,竹产业上升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2023年竹产业综合产值81.3亿元。
据赤水市林业局统计,2018年以来,赤水市联合竹加工龙头企业招商,已培育竹类加工企业(作坊)近300家、规模加工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初步形成竹建材、竹家具、竹装饰、竹工艺品、全竹造纸、竹家具和竹笋加工6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一根竹子串起一二三产业,作为贵州竹资源第一大县,竹产业是赤水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撑、特色产业。”赤水市竹产业专班主任付师春表示,赤水市正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全国“以竹代塑”产品重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竹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持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