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对标“六要” 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俊在五年来学院思政课程建设成效报告中说,学校党委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列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经费预算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和支持。

周俊认为,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表示,学院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严把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关、师德关和业务关。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学院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标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五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都给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达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指标。学校党委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难以引进的突出问题,多次召开党委专题会议,决定2023年后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毕业的硕士中每年招考3名左右教师充实马院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除了校外引进外,学校还整合全校人力资源,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背景的教授、副教授、博士调配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专职教师。

重视思政课教师培训和业务提升。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省级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培训、课程培训、骨干研修和集体备课。同时还采取多种形式对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校级培训,确保每学年至少安排1/4的专职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实践研修或学习考察活动。

建立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学校制定了《贵州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规范和调整、退出机制实施办法》,明确思政课教学过程管理、思政课教研活动管理和思政课教师规范,规定了思政课教师退出标准、退出程序,对违反《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违反师德师风、在课堂、讲座、信息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等人员,第一时间退出思政课教师队伍。

通过五年持续建设,目前学院拥有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思政课教师57人,其中教授17人,占比为29.8%,副教授19人,占比为33.3%,高级职称占比为63.1%,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岗位比例高于学校平均水平。有博士30人,占比为52.6%。教师中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金师1人,贵州省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贵州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1人,硕士生导师19人。学院聘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多名专家作为特聘和兼职教授。

--> 2024-03-2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0269.html 1 对标“六要” 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