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目前已发现矿种13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和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富集的矿产资源是贵州突出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富矿精开”,是牢记领袖嘱托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重大战略选择、是贵州服务和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大政治使命、是加快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现实需要。
为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闯出一条发挥能矿优势、壮大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加快打造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贵州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正通过下足“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的“四个精”功夫,奋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
精确探矿,寻“宝”力求新突破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矿种多、分布广、门类全,但全省矿产地质调查覆盖率仅21.98%,部分矿种家底不清。2023年初,国家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贵州紧盯国家战略性矿产和紧缺急需矿种,坚持以“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为目标,深入推进全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把沉睡的宝藏准确找出来,摸清有多少米下锅,才能把好米做成好饭。”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地勘处处长高玉平说,贵州矿产资源勘查主要集中在1000米以浅的“第一找矿空间”,能找、好找的资源基本找到,亟需开展深部探矿。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贵州省级财政投入资金实施了117个找矿项目,获得一批新增资源。其中,磷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探获磷矿资源量6.5亿吨;新增铝土矿资源量7678万吨,新增锂资源量47万吨;在黔西北找到全国少有的高品位铅锌矿床,新增铅锌矿20.7万吨。
利用计算机三维可视化信息技术,快速、动态、精细地建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有力助推松桃高地超大型锰矿床、福泉大湾超大型磷矿床等一批重点找矿项目快速突破。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贵州积极创新推广运用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推进找矿快速突破。与此同时,探索推进“数字勘查”,用好地质数据,促进地质勘查与大数据融合,更好地精确探矿。
精准配矿,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强企业集聚
今年1月15日,全国首个磷矿资源集采平台——“富矿精开·贵磷集采”磷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以下简称“贵磷集采”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围绕磷矿石及相关初级产品,该平台可实现“一站式”精准采购和供给,实现资源精准统筹配置,满足不同中下游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新的一年,我们与‘贵磷集采’平台再合作,签订全年净化磷酸和工业一铵的采购保供协议,将有效利用平台集采降本优势,降低企业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制造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2月19日,在全省“富矿精开”推进大会专设磷资源保供协议签约环节上,入驻“贵磷集采”平台现场“牵手”的签约企业代表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波说。
“贵磷集采”平台是贵州2023年强力推进“富矿精开”的一项创新举措,在省委、省政府的系统部署下,“富矿精开”正从战略引领变为现实图景。目前该平台已入驻新能源企业9家、供应商企业5家,累计签约金额2.42亿元。
把矿产资源精准配给真正有需求、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实现物当其用。据悉,入驻“贵磷集采”平台的新能源企业可向该平台提报生产所需的磷矿石、湿法净化磷酸以及工业级一铵等需求,该平台根据供应商生产、库存情况尽量满足各企业的需求,并按95折的优惠幅度与企业主体签订保供协议,实现资源快速配置,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衔接。该平台推动磷矿供需精准匹配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形成本地供应链,助力链上企业做“专精特新”,提高企业的专注度。
精细开矿,把资源“吃干榨尽”
贵州主要优势矿种大型矿山占比基本在40%以内,尤其是大型煤矿占比仅5.9%,矿山普遍存在“小散弱”现象,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利用水平低,“采富弃贫”造成矿产经济价值没有充分释放。
坐拥“富矿”,但资源不可再生。因此,开矿过程中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就要提升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精细开矿水平。
“2018年,我们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现在已累计建成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同时完成了7个生产辅助子系统信息化建设。”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洪介绍。
透过发耳煤业可以看到,智能化开采已然成为六盘水煤化工产业实现质变的抓手之一。2023年,六盘水原煤产量达7601.8万吨、增长2.6%;供应电煤2950万吨、增长11.88%;17个煤矿完成智能化项目改造,生产煤矿平均单井规模86.41万吨/年、较上年提高0.91万吨/年。
近年来,贵州通过精细开矿,同时引导存量矿产资源向链主企业集聚,逐步形成大型企业为主体、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精细开发新格局,实现规模化发展,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低品位矿和矿山尾废,让“优矿用好、呆矿用活、劣矿用足”。
精深用矿,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早春时节,在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施工现场,上千名工人正加紧施工,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项目焦化板块负责人王海彬介绍,该示范项目可实现对余热、烟气的全部回收利用,可制成高纯氢、硫铵等20余种产品,显著提升综合效益。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第5位。推进产业低碳循环发展,让贵州煤化工底色由“黑”变“绿”。近年来,贵州多个煤化工重大项目加快上马,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正在形成一批煤化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串珠成链、延链强链成为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力抓手。
“这些年我们在磷矿伴生资源,以及磷化工生产工程中的一些副产资源上做文章。”在贵州磷化集团的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装置项目现场,公司副总经理姚华龙表示,这套装置可以消纳磷石膏140万吨/年,年生产硫酸65万吨、水泥80万吨。装置的建成既实现了硫资源的循环利用,又实现了钙资源的综合利用。
无论是“新赛道”上的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还是二次利用难题的磷石膏分解装置,这些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只是贵州“精深用矿”的部分缩影。目前,贵州省依托丰富的磷、煤、铝、锰等优势矿产资源,已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磷及磷化工、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基础,为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和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奠定了良好产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