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打开微信扫码,填写个人信息,在手机上就能直接线上办理贷款业务,而且贷款利息优惠,快捷便利。“金融村官”带来的“产业兴农贷-肉牛养殖贷”产品,为德江县坳田村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大户解了燃眉之急。
坳田村是贵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牛村”,家家户户都以养牛为主业。通过精准对接养殖户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村官”做好金融政策、产品宣传,畅通手续办理渠道,带动肉牛养殖产业“牛起来”。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九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铜仁市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紧抓农村金融服务提升行动,丰富金融产品、精准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支农政策加速落地,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没想到通过‘兴村贷’,很顺利就申请到了250万元贷款,这为我们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实保障。”思南县三道水乡邓家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必强介绍,得益于农商银行金融支持,该村正有序筹备扩大红薯育苗基地。
邓家坡村是思南县红薯种苗培育核心区,全村发展种苗50亩。但受制于资金压力,产业规模难以突破。
思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官鑫介绍,“我们不仅创新信贷产品,还积极落实‘强村富民’攻坚行动,组织‘金融村官’下乡入户精准服务。目前,我行在思南县共派80余名‘金融村官’,深入一线,精准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思南农商银行围绕思南红薯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上、中、下游全链条及相关延伸产业,向重点龙头企业、村集体、大户、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创新推出“兴村贷”特色产业供应链金融产品。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与产业链核心企业进行合作,对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田官鑫介绍。“兴村贷”不仅有效保障思南红薯产业上下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还通过向村集体经济延伸,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短板,为“强村富民”注入发展动力。
据了解,为支撑红薯产业链发展,思南农商银行“兴村贷”推广至瓮溪镇12个村。截至2023年10月31日,对三道水乡、瓮溪镇19个村累计信贷支持2.51亿元。2023年冬季,三道水乡18个村集体红薯产业进行了分红,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新成效。
以资金“链”,促进“土特产”产业链延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思南依托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全县及周边区县发展红薯订单基地8万亩,其中三道水乡红薯加工核心区周寨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近年来,铜仁市不断优化整合以工代赈项目、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等项目资金,丰富金融与信贷产品服务,创新设立“强村富民产业贷”,用好用活“乡村振兴产业贷”,推出“金融村官”精准服务机制,从全市金融机构中选聘500名“金融村官”结对帮扶500个村,为帮扶村解决融资信贷资金2.57亿元,为村集体解决启动资金、周转资金紧缺,手续办理规范等难题,提高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