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吕国富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必须让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树报国志,苦练报国技,自觉将报国行动融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贵州商学院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有着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十大育人体系”,深化拓展学校“12345”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该校在聚焦主渠道建设上,着力在改善课堂育人效果上下功夫;聚焦意识形态工作上,着力在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聚焦校园文化建设上,着力在凸显以文育人成效上下功夫;聚焦师德师风建设上,着力在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上下功夫;聚焦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上,着力在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上下功夫;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上,着力在推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上下功夫。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知大局、立大志、走正路,等不起,更慢不得。”吕国富表示,为让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始终将其摆在首要位置来抓。
在顶层设计上,贵州商学院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确保相关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问、件件有人落实。
在制度建设上,贵州商学院先后出台《贵州商学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见》《贵州商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在经费保障上,该校及时按要求配备思政工作人员,落实思政专任教师每月人均1000元、专职辅导员每月人均800元的专项岗位津贴政策,实行考核发放。而且按国家要求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每年按照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
在中央、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召开期间,贵州商学院都会要求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收听收看,并引导全体师生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平台及时关注会议的相关报道与热点话题。
目前,随着贵州商学院“大思政”相关工作的快速推进,按制度管、按制度干、按制度办逐渐蔚然成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正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