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首批官费留学生与首个公立医院

贵阳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部旧址。 (贵州省档案馆供图)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林浩 摄)

林浩

鲁迅先生于1904年考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其学医的初心是通过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而使国家强大,但仅做一个医者难以撼动国家积贫积弱的顽疾,他弃医从文,不断呐喊着去唤醒更多沉睡的国人。将自身所学与国家命运相寄托是同时代众多学子共有的家国情怀。1905年,一个叫邓光济的贵阳学生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政法系,希望学成能以政法济世。几经挫折后深感改造社会不易,邓光济转而弃文学医,恰好与鲁迅先生的选择逆向而行。

留学生创办首个公立医院

个人命运避不开时代洪流的影响。2015年出版的《贵州省志·人物志》记载,出生于1886年的邓光济在1905年考取贵州第一批官费生留学日本。这一年,贵州共有151人赴日留学,将探寻新知作为变革旧制的开始。在日本留学期间,邓光济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变革求存是他们担在肩上的责任。当时不少倡导革新的先驱认为,医学科学是组成现代文明必不可少的部分,医学科学治旧疾也是革故鼎新的一个大战场。最终邓光济在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医生。那个时代年轻的社会精英貌似惯常在修习社会性战斗技能和科技性战斗技能间纠结。孙中山先生曾在香港学医,26岁即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九年。1917年到日本学习的贵州兴义人王聘贤最初在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后转入九州医科大学学习西医,回国后以中西医融合而医术超凡,成为民国末期“贵阳四大名医”之一。

辛亥革命前后,许多大城市借鉴西方做法新建公共卫生设施,贵州督军刘显世跟一波热度创办贵州第一所公立医院。此时的邓光济已在千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外科及耳鼻喉科医师,在日本当时也属于精英阶层高薪人群。刘显世去函请邓光济作海归回乡创办贵州省立医院,邓光济不仅欣然答应,还劝说自己的同事女医士岩濑妇佐一同回到贵阳。现实生活的造化弄人偶尔也能按偶像剧的情节进行演绎,岩濑妇佐与邓光济回到贵阳后不久结为夫妇,并长期在贵阳行医。

贵州省立医院于1919年在贵阳阳明路的两广会馆创立,最初只有医师三名,病床八张,邓光济担任院长。无论精神的觉醒还是新科学的推广都需要一场头脑风暴。2014年出版的《贵州省志·卫生志》记载,贵州省立医院建立前,贵州的西医诊疗机构多是由一些外国传教士开设的医馆或诊所,民众对西医普遍惶恐,甚至有西医诊疗是在剖腹挖心的极端印象。当时贵州的整体医疗水平低,根据贵州1949年前的统计数据,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仅有34岁,婴儿死亡率高达20.3%。

贵州省立医院开设之初患者有限,每天的门诊量只有50人左右。但良好的疗效是最吸睛的广告,比如岩濑妇佐因以新法接生而挽救过许多难产妇女的生命,到贵州省立医院看病的病人逐渐增加。1927年,贵州省立医院为扩大规模搬迁到贵阳次南门附近的大马槽(今贵阳市博爱路、复兴巷一带),占地8亩,病床增加到20张。在救治病患的同时,贵州省立医院借势推广新知。1990年出版的《贵阳市志·科学技术志》记载,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贵州省立医院先后举办妇婴医科讲习所和妇产科传习所,培养妇科医务人员130余人。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驻扎贵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贵州的医疗卫生迎来一次大变革,许多医护人员开启战地救护模式。由于抗战形势的需要,南京中央医院、陆军军医学校、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等医疗机构相继内迁到贵州。贵阳城南有一处叫作“湘雅村”的地方,就是因湖南湘雅医学院曾在此驻留而得名。钟南山院士的父亲钟世藩是我国著名儿科专家,1937年随南京中央医院来到贵州。年幼的钟南山因此在贵州度过8年时光,并称自己是半个贵州人。1938年,为“谋战急切的需要,救济沦陷区学生的学业”,作为贵州医科大学前身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成立,开创贵州的高等医学教育。内科学家、热带病学家李宗恩担任国立贵阳医学院首任院长,李宗恩还于1947年担任北平协和医学院院长。北协和南湘雅,有这些业界顶流的加持,贵州的整体医疗水准瞬时开挂。1938年,贵州省立医院迎来再一次升级改造,开始实行分诊制,并增添X光机等高科技设备,病床数增至80张。

抗战纷飞的战火让许多医务人员直面生死,将救死扶伤、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担在肩头。1938年,邓光济因各种变故被调往前线服役。1939年2月4日,日军空袭贵阳,当时贵阳的房屋多是木质结构,遭轰炸后城中一片火海。贵州省立医院在轰炸中被三枚炸弹击中,但仍派出医护人员抢救伤员,不少民众因之获救。

1938年,以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博士为首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来到贵阳图云关。仅听名称感觉救护总队应该是个体量不大级别不高的小机构,而救护总队在高峰时期下属大小医疗队150多个,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达3400多人。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30年代初,全国的西医也仅有6000余人。救护总队还有200多辆救护车及运输车辆,世界各地援华的成千吨医药物资由此源源不断运往抗日前线。在贵阳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被称为中国战时最大的医学中心,并逐步建立起中国军队的救护系统。

南渡北归,抗战胜利后之前内迁的医疗机构纷纷回归原址。此时的贵州省立医院因成功医治冯玉祥将军等名人已广受关注。到1949年前,其病床数增加到175张,工作人员近200人。贵州的公共医疗设施也在逐步扩充,到1948年时,全省的县级卫生院有62所,平均每院有病床4-5张。1953年,贵州省立医院更名为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956年,经国家内政部批准,岩濑妇佐获得中国国籍。1957年,71岁的邓光济出任云岩区人民医院首任院长。

--> 2024-03-1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9885.html 1 首批官费留学生与首个公立医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