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曾田 通讯员 罗远鹏 陈扬扬)“咚咚锵锵……”近日,激昂的锣鼓声在长顺县广顺镇第三小学地戏教室里响起,学生们头戴面具、身着彩衣,手中或持折扇、或握武器,在老师的指导下腾、挪、转、移,忽而低声吟诵,忽而高歌呐喊,一个个灵动的身姿,演绎出一场场赢得满堂喝彩的地戏节目。
这是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广顺镇第三小学特地邀请了非遗地戏传承人刘昌友来到校园,为学生们教授地戏表演技巧。
“地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刘昌友向学生们介绍,地戏表演者需头戴面具,插雉尾,身穿长衫,腰围战裙,背插靠旗,面罩青纱,操戈扬盾,边歌边舞。表演的曲目皆为武戏,唱胜不败,粗犷豪放……
介绍完毕,刘昌友便开始指导学生们练习地戏剧目《薛仁贵大战盖苏文》,抓神韵、练唱腔,每个细节都教得仔细详尽,学生们则完全融入地戏的魅力当中,学得十分认真。
扮演周青的四年级学生叶雨恒演得格外投入。“我的爷爷是地戏传承人之一,从小受爷爷的影响,我觉得表演地戏很有趣,也很有意义。我现在已经学了两年了,我一定会努力学得更好,把地戏传承下去。”提起传承地戏,叶雨恒脸上满是自豪与坚定。
“这一堂‘开学第一课’,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长顺的非遗文化,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孩子们都说要把地戏传承下去,我们十分欣慰。”广顺镇第三小学校长方敏说,下一步,学校还将积极探索,开展更多关于艺术、非遗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为传承非遗文化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