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王雨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认定包括我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遵义市红花岗区、六盘水市水城区在内的97个县(区、市)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工作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区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条件保障,推动实验区工作顺利开展。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条件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迫在眉睫。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要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积极创新日常沟通途径,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情况。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要把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需要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长要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育向上向善家庭文化,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和睦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需要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要把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净化社会育人环境,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清朗社会文化及良好网络生态。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核心、社会教育为保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力争在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

--> 2024-03-1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9751.html 1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