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贵州生态环境保护大踏步前进,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厅长杨三可现场介绍了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推进相关工作的成果。
牢记嘱托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赋予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大使命。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势,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紧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四个重大转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紧扣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努力在多重目标中做到科学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实现有效突破。
紧扣美丽中国建设“六项重大任务”,牢牢把握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路径,省委、省政府出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实施意见,正在制定全面推进美丽贵州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紧扣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一个根本保障”,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
贵州提出,要加快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转型、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创新绿色制度、弘扬生态文化六个方面出新绩,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前列作示范。杨三可现场介绍了贵州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稳居全国前列,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森林覆盖率63%。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绿色转型。大力推进“富矿精开”“电动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着力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打造“3533”重点产业集群,大力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连续10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五级干部上山植树,连续7年开展巡河巡林,爱绿植绿护绿蔚然成风。全省55个单元创成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举办12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响亮发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好声音”。
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系统提升。率先在全国出台首部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率先创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多个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贵州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杨三可说。
创新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贵州会同云南、四川,率先在赤水河建立首个跨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已签订第二轮补偿协议。补偿机制作用明显,赤水河流域水质实现总体良好,贵州出境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此外,建立省内八大水系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形成流域一体化保护治理和发展新格局。
创新实施单株碳汇项目。开发实施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上继续发力。目前开发1.2万余户、售出479.7万株,售碳金额1603万余元。
完善服务高质量发展机制。率先推行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三合一”改革试点,有效解决业主来回跑路、审批时限长等问题。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开展环境影响“预评估”工作,指导项目业主优化选址选线,以高水平环评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深化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建立重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督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机制。其中,司法确认、磋商制度等在全国推广实践。
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积极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创新建立“环保服务管家+五个统一”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新模式,获“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目前全省共289家企业投保环责险,为企业提供1.5亿元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