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生态建设成色更足

早春时节,走进六广河畔的黔西市素朴镇古胜村,只见青山绵延,绿水潺潺。漫山遍野间,桃花、樱桃花含苞待放,村民陈万才穿行在林间,管护果树。

陈万才原本是古胜村外出务工大军里的一员,这些年,随着古胜村生态环境不断变好,村民们通过种植果树实现增收,常年在外的陈万才便回到家乡,栽种了樱桃、枇杷、杨梅等果树,在家门口发展起水果产业。

古胜村海拔800米至140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十多年前,土地稀少的古胜村人为了解决温饱,只能向山要地,在山坡上开垦土地谋生。随着当地农垦的加剧,古胜村生态持续恶化,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当地群众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2006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以古胜村为对象,开启了“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试验”的课题,将古胜村确定为绿色发展的试验田,指导当地制定并实施“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生态复绿计划。

当地干部群众按照高中低海拔对应施策,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古胜村山坡上再次披上了绿装。如今,当地退耕还林3000余亩,石漠化治理700余亩,生态林自然恢复3400亩。站在古胜村森林防火瞭望台放眼望去,曾经光秃的山坡被柏树、橘树、枇杷、樱桃等各类树种装点得郁郁葱葱。

“古胜村地处沿河地带,水果上市时间较早,每年都能抢鲜上市,只要管护好,就能卖个好价钱。”多年的发展,陈万才成了古胜村种植大户,种植果树30余亩,每年年收入近30万元。

“昔日乌蒙荒后山,古胜修复绿色还,着力践行新理念,生态发展代代传。”如今,古胜村村支两委把村子的巨变,刻在了村史馆旁的石碑上。

从石旮旯里抛包谷到生态种植富口袋,古胜村的变化,是黔西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黔西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生态提质上出真招,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已成为黔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 2024-03-0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9299.html 1 生态建设成色更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