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这片热土,富含着敢为人先的基因。
近年来,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安顺市聚焦农业产业发展,按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要求,改革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方式,创新提出“2215”资金投入和“4411”利益联结模式,引入市场主体,有效带动社会资本、金融支持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促农增收。
此举就是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
通过建立由农业龙头企业、地方农投公司、投贷银行、有关部门参与协商,安顺市组建了以农业产业项目为载体的特殊项目公司(SPV公司)44个。而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实施农业产业项目,则充分发挥了国有资本的政策优势,社会资本的管理、技术、市场等优势,金融资本的资金优势和合作社、农户的本地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确保农业产业项目从规划、设计、融资、建设到运营的一体化专业管理。
安顺市通过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改“补”为“投”,由“推”变“撬”,投入20%的涉农产业资金、带动20%的社会资本、争取10%的农业基金、撬动50%银行融资的“2215”模式,进一步发挥了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带动的社会资本和银行支持分别是往年的20余倍和30余倍。
在利益联结模式上,将地方农投公司所获收益按照农户分红40%、地方农投公司资本收益40%继续用于产业滚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10%、防返贫监测对象10%的“4411”模式进行再分配,与老百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确保农户有活干、有钱赚,鼓励农户参与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一子落,全盘活。
一个个SPV公司涌现,充分发挥了财政涉农产业资金的杠杆效应,社会企业、银行等共同投入,激活农业产业发展的动能。
不到两年的时间,安顺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增培育经营主体44家,投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3.34亿元,银行授信SPV产业公司上中下游企业13.86亿元,带动劳务用工202057人次,发放工人工资4095.91万元……
目前,安顺市围绕丰富的农业资源与药用动植物资源,培育了金刺梨、中药材、水果(蜂糖李等)、茶叶、蔬菜、辣椒、食用菌等农业优势产业。重点聚焦“关岭牛、金刺梨、中药材”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蜂糖李、茶叶、生态渔业”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韭黄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蜂糖李种植基地、全省最大的鱼种培育基地;建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省级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近年来,安顺市立足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把肉牛养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力发展肉牛产业。
初春的早上,关岭自治县新铺镇藏田坝村,养殖户吴礼修忙着将到场的15头黄牛安顿入圈。
这些牛全是他通过“28安心养”联农带农模式而获得,利用“小”成本推动“大”事业,15头牛仅支付20%的款项,对于一年后的养殖收益,吴礼修信心满满。
吴礼修的家庭小牧场只是众鑫牛源“28安心养”模式的一个缩影。
关岭牛与陕西秦川牛、山西晋南牛、山东鲁西牛和东北地区延边牛并称“中国五大名牛”,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也是贵州省地方性优良品种、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去年,还因成为“村BA”总决赛冠军队夺魁奖品“冠军牛”而出圈。
但在推动关岭牛养殖“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进程中,农户中存在“养牛资金少、技术能力不足、后期销售难”等问题,成为产业加快发展的堵点难点。
为破解难题,安顺市通过采用“龙头企业+银行(保险、担保)+农户”,创新建立了“28安心养”肉牛订单养殖联农带农模式,破解肉牛养殖户“买牛贵、养牛难、卖牛累”的资金难题,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肉牛产业发展,为全市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地参照按揭贷款购房方式,养殖户支付20%首付款项,银行按揭80%贷款,牛源公司负责提供优质牛源、技术指导、牛只回购,带动其养殖能繁母牛、育肥牛,养殖户分期偿还贷款。
通过“28安心养”模式,银行对农户的贷款周期长、有贴息、零成本,贷款期限根据养殖类别分为2年至5年,农户保价销售肉牛后再向银行分期偿还贷款,大大减轻了农户还款压力。
在农户贷款养殖过程中,省农担公司参与担保,所购牛只均购买保险,相关乡镇和村支两委配合企业和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全程监管,有效防范和控制了养殖风险和道德风险。牛源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帮助设计、改建圈舍,提供饲料保障,并与畜牧部门全程开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把控养殖标准,提升养殖效益,切实解决了农户养殖技术短缺、疫病防治等问题。在约定的养殖周期内,牛源公司实行订单养殖、保价回购,农户后期销售资金回笼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