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活力四射,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24年要“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持续优化文体旅 P内容
“村超”“村BA”不仅展现了贵州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纯粹热爱,而且已经成为我省文体旅的大IP。“路边音乐会”人气也持续火爆,反响持续热烈,正在成为贵州文旅新品牌。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强“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活动服务配套。这不仅有利于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而且也将有利于我省文体旅IP的形成、维护和壮大,构建稳定长效的消费供求机制。
IP价值存续需要优质内容和有效运营。对于“村超”“村BA”这样的大IP,应坚持它们始终姓“村”的纯粹情怀。并且,将这一情怀不仅转化为持续办好赛事的动力,而且转化出形象感人的叙事,以不断充实、丰富它们的IP价值内涵。继续做好“村超”“村BA”的推广传播,在主流媒体保持持续关注的同时,不断强化民间自媒体的引流作用,探索饮、食、住、行、购等方面的攻略式地、精准化引流,形成稳定的专属流量池。发挥区位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浓郁的群众体育氛围融通,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文、体、旅、商等多层面融合交流。
对于“路边音乐会”,则应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参与范围。通过音乐会发掘、培育、孵化具有原创力的“黔味民谣”,夯实音乐会价值内核。发挥贵州籍著名音乐人的号召力,以多种形式为音乐会站台、助力,增强其影响力。如此,更好展现贵阳的音乐文化底蕴,构建“乐爽贵阳、倾城嗨歌”的城市IP。
持续丰富文体旅产品业态
2023年,荔波、黄果树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文旅、体旅、桥旅、酒旅融合快速发展,创建正安吉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新发展“小车小团”“支支串飞”等新模式、“红飘带”“伟大转折”等红色旅游新品牌。新增规上(限上)涉旅企业152户。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60个。
新的一年,我们应继续巩固上述来之不易的成果,顺应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发挥多彩贵州美景、美酒、美食荟萃一地的优势,不断提升我省文旅产品的人文价值和科技含量,提供更有内涵和深度的消费服务。
在内容制作上,不断引入文化创意的源头活水,提升各类文旅园区的文化形象;促进文旅、体旅、桥旅、酒旅在内涵方面的融合;生动诠释黔酒、黔菜作为“生活方式”的价值内核;为“红飘带”“伟大转折”等红色旅游推出新产品。
在技术运用上,发挥智算规模和数据要素优势,升级文旅服务的智慧化程度;推广“小车小团”“支支串飞”交旅融合模式,满足文旅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充分运用元宇宙、渲染等新技术,推进旅游场景化创新,加强消费的沉浸式体验。
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2023年我省文化事业领域成果喜人。电视剧《丁宝桢》在央视黄金档热播,京剧《阳明悟道》主演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民族民间舞《那山·那水·那人家》《匠心》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松山墓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成果的取得是我省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也大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在市场机制中还可以形成文化产业,产生符号价值和情绪价值。一些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更是能吸引受众、推动旅游。例如,《云上太阳》《无名之辈》等文艺作品就对我省旅游产业产生过带动效应。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切实推动我省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尤需深入发掘已有文化成果的多重价值内涵,释放其带动旅游消费的价值潜能。同时,遵循市场规律,以有力举措鼓励更多的文艺创作扎根贵州、取材贵州、表现贵州,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进而反哺贵州,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
(作者为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