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扬红飘带 光彩耀时代

贵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早春三月,黔中大地春意盎然,前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遵义段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这座“转折之城”赋予了新时代文化内涵,也带来更多变化;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以“艺术+科技”为媒介的全域行浸式数字演艺,在全息影像构建的时空中,生动述说着长征故事,受到年轻人瞩目;

位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铜仁片区沿河核心区域的谯家镇长征村,万物复苏,新改陈布展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游人不断,长征体验步道让人感叹长征艰难;

余庆县大乌江镇廻龙场“突破乌江”纪念园内,红军突破乌江巨型雕塑巍然屹立,“江界河-迴龙场-茶山关”核心展示带呈现的一系列遗址遗迹及其背后的红色故事,令人动容;

…………

2019年,贵州被赋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重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将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党建工程推进,组建了涵盖40多个部门的6个工作专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建设区规划突出“伟大转折之地”特色,明确了以遵义为核心,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线,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经的铜仁、毕节为两翼,以及涵盖其他代表性节点的“一核一线两翼多点”规划体系,建设范围涉及9个市(州)66个县(市、区),规划建设14个展示园、10条展示带、系列展示点,重点推进“1+3+8”标志性项目建设。

在保护传承层面,贵州大力推进文物保护、价值挖掘,不断夯实保护传承基础。11个项目纳入“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项目,向国家文物局上报了200多个立项计划书。通过高标准实施长征文物本体及环境管控保护,全省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遵义会议会址展陈提升及环境整治全面完成;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建成试运营;《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试演;石阡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展示园、乌蒙山回旋战遗址遗迹保护展示园完成基本建设;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工程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实施长征历史步道项目30个、红军长征村项目7个。除少数项目待批复,“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四梁八柱基本成型,特别是遵义《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项目与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的闪耀登场,共同形成贵州长征文化“双子星”新地标。

此外,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贵州着力推动红色文化旅游提质升级,将打造红色经典景区和培育精品线路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启动了“红军路”“红军村”保护建设工作、举办“重走长征路”系列主题文旅活动、推出贵州省红色文化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和“最美红军线路”“最美红军村落”等。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斗……长征时期,中央红军转战遵义3个多月,赋予遵义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丰厚的精神财富。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指出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3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这里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有序参观,这座见证1935年遵义会议发生的二层小楼在展陈优化提升后,以更好的参观体验向游客讲述长征途中的伟大转折。过去一年,遵义会议纪念馆接待观众达到450多万人次。

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介绍,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核心区域,遵义围绕“一核两带七园多点”,大力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和教育培训“六大工程体系”建设。已完成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工程等135个项目,基本形成长征精神展示、红色文旅融合、名城风貌呈现“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建设保护格局。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启动建设以来,在推进建设工作的同时,贵州各级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开展多彩文旅活动,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让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焕发时代光彩。

眼下,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红色文化符号,正通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贵州大地上的耀眼明珠,奋力书写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

扫描二维码

关注贵州融媒报道

--> 2024-03-05 贵州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8728.html 1 高扬红飘带 光彩耀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