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一体化推进人才工作

田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贵州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高质量教育、高水平科研、产业发展和区域重点建设相结合,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一是做好战略规划协同。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应聚焦“四个面向”,发挥贵州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府引导、以需为本、市场配置、契约管理”的柔性引才顶层设计,从财政投入、资金分配、产业布局、研发项目和教育工程、人才计划等方面做好规划协同。二是做好战略布局协同。为加快建设具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做好创新廊道的战略布局,围绕人才链布局创新链、产业链,充分发挥市场化手段,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一体化推动模式。三是做好工程协同和政策协同。相关部门要协同破除现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互补和支撑。要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服务的政策合力,有效减少各领域间政策不匹配问题。

加快一体化引入高新技术人才步伐。一是围绕高端产业项目集聚人才。继续加大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做好柔性引才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定期制定并发布柔性引才需求目录,完善“项目+人才”“载体+人才”“平台+人才”“产业+人才”人才聚集模式。鼓励支持各类人才集聚,探索“一个特色产业+一个共性技术平台+一批共享工程师”的柔性引才用才模式,在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实现加速发展。二是围绕前沿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盯准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技术,引入符合发展实际、可填补技术空白的科研人才。坚持布局“大装置”、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引进“大企业”,主动“借脑”,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产业布局把脉会诊。建立单聘与双聘相结合的人事制度,汇聚一批骨干科研人员。围绕前沿科技项目,探索技术转让、人才租赁、智力咨询、技术入股、启动部分专项资金等方式集聚领军人才及团队,实现科研成果交流与转化。三是把成果转化作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工作方向。树立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要主动把握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等发展态势,一方面要做好项目的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搭建成果转化应用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另一方面要在重点领域实行“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集中资源打造核心领域科技研究中心,把平台建设作为集聚引进人才、转化科技成果、优化产业培育的加速器。

一体化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一是推行人才柔性管理办法。积极创造人才柔性管理环境,注意刚性制度与柔性约束的相互配合。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放权授权,激活用人单位人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支持其他地方的高科技企业研发总部、创新中心入驻。被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应人才政策,在购房资格、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二是探索建立柔性引进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人才引进的相关责任单位和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三是完善成果权属分配制度。探索试行以实际贡献为主体的福利、奖励办法,推动建立科技人才薪酬待遇与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国内生产总值相适应的稳步增长机制。

打造高能级多层级的聚才平台。一是实施名校名企引进战略。加快名校名企海外柔性引才步伐,借助贵州大数据博览会,以全省人才基地为整体、集中面向全球引进人才,打造贵州人才基地的国际人才品牌,推进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本土化人才国际化培养。二是加大基础研发平台建设。加速引入和构建起一系列影响力较大的高端科研院所、重要科研设备以及国家实验室,谋划和推动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国际顶尖专家和领军人才,争取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新成果,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是持续推进科技特色小镇和新型孵化器建设。

搭建一体化人才培育生态体系。一是推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人才培养作用,鼓励企业创办研究机构,与学校联合建设实验室,培养人才。鼓励研究人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流动。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快高校人才供给。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建相关产业学院,引导和鼓励贵州高校调整和新增一批相关学科专业,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产业+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适当增加相关专业招生名额。鼓励深度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在国内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围绕贵州优势产业探索为贵州定向培养的人才培育模式。三是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相关专业职称评价标准,对科技研发、生产、应用、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专业职称发展通道,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选拔力度。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本文系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23GZZB18〕阶段性成果)

--> 2024-02-2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8366.html 1 一体化推进人才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