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近日,2024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2023年贵州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绩。
2023年,围绕健康贵州建设,我省统筹中医药发展和安全,狠抓服务能力提升和助推产业发展,中医药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2023年11月8日,第3届中国(贵州)天麻节暨第2届毕节天麻博览会在大方县举办。
展会活动中,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中药材种植集团项目、百里杜鹃天麻产品开发加工厂建设项目和天麻系列产品生产加工项目等四个重大项目举行签约仪式,签约金额共计12.6亿元。
这一成果,为2023年我省在中药材产业、中药制造业方面的成效锦上添花。
过去一年,贵州中医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统筹实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推动13个省级部门、9个市(州)出台产业配套政策措施。
成立贵州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七届夏季峰会,100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大会直播,为历届峰会之最;主办“黔地灵药”高质量发展论坛、苗侗瑶民族医药发展论坛等,现场签约中医药产业项目19个、金额20.5亿元。
“定制药园”建设示范单位新增27家,种植面积达45.92万亩;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提升,其中规模以上中成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5.3%、28.7%,中医药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
中医药服务能力加速提升
去年夏天,为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加强中医药知识的科学化普及,我省各地开展了“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
“我这次来参加义诊活动,医生给了一些建议,我觉得对我很有帮助。”从江县中医医院开展的义诊活动现场,前来问诊的杨女士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群众对中医药的称赞,就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最终极的意义。
过去一年,贵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跑出加速度,为健康贵州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着力建机构促覆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开诊运行,市、县、乡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国家中医药局支持贵州实施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重大项目,投入项目资金达6.8亿元。
着力提能力优服务,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首次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建设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站,组织中医药技能大比武,遴选中医确有专长人员、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等,彰显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取得新进展。
着力挖掘传承精髓,组织开展“中医药双百千万行动”,中医药正逐步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
在2023年底举行的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岐黄薪火 代代相传”中医学术传承拜师大会上,33位中医医师在拜师仪式后将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国医大师韩明向、广东省名中医李云英等17位中医名家学习中医学术理论和临证经验、传承名医精神。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过去一年,贵州加强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强化人才要素保障方面,健全管理、服务、政策“三个体系”。其中,县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由67家增加到83家,率先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在强化人才吸引集聚方面,用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传承工作室、“人博会”和校招、“组团式”帮扶、黔医人才计划“五个平台”;推进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建设,吸引省外专家来黔坐诊执业,医院现有广东常驻专家12人;支援医院派出专家担任院长或副院长15人,培训2.6万人次,新建临床专科40个;派出4批103名骨干到广东培训。
在强化人才成长基础方面,开设“5+3”一体化培养班“尚义班”,招录优质生源学生240名;开展7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3批贵州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确定贵州省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7人,遴选继承人67名;实施中医全科医师规培、“西学中”和基层适宜技术等培训,累计培训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