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坚持“富矿精开” “煤电网产”融合发展

——黔西南州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链体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通讯员 李颖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在兴仁市巴铃重工业园区黔西南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串焊、自动排版、叠焊等一条条生产线有序作业,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摇臂不断运转。

得益于地方电网的电价优势,黔西南州形成了“以煤发电、以电强网、以网促产、以产带电、以电促煤”的现代化循环产业链体系,兴仁登高电解铝、贞丰贵耀玻璃、义龙华为大数据、振华新材料、天地药业、紫金矿业等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重大工业项目先后落地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回顾2023年,黔西南州能源局局长王健感慨:“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州能源产业规模实现稳步提升。”

2023年第四季度,黔西南州能源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建成投产晴隆全伦、普安恒泰、兴义兴发等5处煤矿,新增产能285万吨/年,22处在产煤矿充分释放产能。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黔西南州到处都是火热的建设场面,该州能源局加大长期停产矿井处置力度,协调帮助煤矿企业办理手续,推动晴隆隆昌、普安安宁恢复生产,增加煤炭产能60万吨。三宝、糯东等15处煤矿提升产能223万吨/年。盘活了普安安宁、兴仁兴隆等长停煤矿恢复生产建设,盘活煤矿11处,规模480万吨/年。

同时,建成兴义市智能一体化现代综合物流园,煤炭储备能力达30万吨,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建设初显成效,为煤炭保供夯实了基础支撑。积极应对天然来水持续偏枯影响,未雨绸缪、综合施策,能源保供安全有序,为历年来最高存煤,电煤保供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煤炭规划引领作用逐年增强。2023年,普兴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兴仁下山煤炭矿区规划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瓦厂坪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已获省生态环境厅批复,磨田、沙家坪、宏发等煤矿露天开采项目纳入矿区总体规划推动。

近年来,黔西南州坚持“富矿精开”,通过政策的帮扶引导、资金引导,推进三宝、振兴、全伦等煤矿升级改造和宏发、承龙、源兴等24处煤矿技改建设,加快释放优质煤炭产能,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增值。

主导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蹄疾步稳。作为黔西南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自2017年1月成立以来,专注于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每吨价值30余万元,自主研制的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合成技术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是黔西南州首家产值突破100亿元的企业,成为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企业。该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1083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已经建成投产。

据了解,黔西南州抢抓全省布局打造工业“六大产业基地”机遇,全力推动实施“产业强州”战略,做大做强现代能源、基础材料、特色轻工三大主导产业。如今,黔西南州已形成以兴仁登高为龙头的电解铝产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及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综合利用”产业集群,不断补齐产业链弱项、短板,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王健介绍,为持续推动能源产业发展,计划在今年完成煤炭产量1600万吨以上,新增电力装机65万千瓦以上,力争煤炭、电力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能源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全州供应电煤920万吨以上,全年发电量420亿千瓦时以上,争取管道天然气1200万方以上。将继续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坚持“富矿精开”,一体推进“煤电网产”“风光水火储”融合发展,持续推动能源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2024-02-22 ——黔西南州构建现代化循环产业链体系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8023.html 1 坚持“富矿精开” “煤电网产”融合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