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老供销”插上电商翅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腊肉、羊肉粉、黄糕粑、辣椒制品、酱香型白酒……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位于播州区的遵义供销云仓内,工作人员开始将节日期间的订单打包运往全国各地。

“春节前发货量最高,每天有上千单的销量。”遵义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元旦节后,该公司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拓展市场。

近年来,遵义供销部门紧跟时代步伐,深化综合改革,改变传统供销社经营模式,服务领域越来越宽。

2015年,遵义市供销社与全国供销总社直属企业中国供销电商公司共同出资1500万元成立遵义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助推贵州农产品黔货出山,搭建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

如今,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6家、占股公司9家、二级子公司2家,主营业务为遵义市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电子商务发展、直播带货等。

目前,遵义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完成了“贵州省电商直播基地”项目申报,打造了“花茂为农服务中心运营点”,开设了“苟坝新媒体电商超市”,还紧紧围绕供销助农百村行计划等开展工作。

据了解,该公司采用“线下+线上”模式推广和销售本地农产品。线下主要以位于汇川区厦门路的供销特产超市、新舟机场展台、茅台机场展台为主,集中展示展销当地优质农产品;线上主要通过与京东、天猫、拼多多、淘宝、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集中推广和销售当地优质农产品,每年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达2亿元。

该公司新媒体部部长王淑丽说:“通过与企业、基地、种植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和个人提升种植技术,普及食品相关资质,完善包装设计,进一步树立品牌等,有利于精准选品、控品。”

同时,该公司不断完善电商供应体系,投资建立供销食品厂,打造自有品牌。截至目前,已与遵义本地8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累计推广销售遵义农特产品上千款,带动遵义企业产品销售上亿元。此外,还多次组织开展直播电商专题培训,为本土企业培育输送电商直播专业人才200多名。

遵义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胜美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继续立足线上、联通线下,围绕供销助农百村行计划、惠民生鲜超市项目、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项目等展开工作,让“老供销”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 2024-02-22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8000.html 1 “老供销”插上电商翅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