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数“聚”添动能 城乡“慧”新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邱胜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获批纳入全省试点,“千兆城市”创建达标;

围绕酱香白酒、先进装备制造业、基础材料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围绕特色农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探索发展智慧农业;

围绕城市生活服务,深挖大数据潜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近年来,遵义乘“云”直上,挖掘大数据“钻石矿”,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成绩斐然。该市数字经济发展连续3年入围全国数字经济城市百强榜,数字经济增加值居全省第二位,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添动能。

冲孔、封头、焊接……近日,在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智能生产车间,1分钟内,26台智能机器人可完成1部电梯主要零部件的加工。

大数据编程将操作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废品率从手工制造的2%降低至0.01%,更为高效精密。大数据赋能,使这家公司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业新秀”。

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重点地区,遵义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靠人工”到“靠系统”、从“靠人眼”到“靠云眼”、从“靠手动”到“靠自动”……数字建设在黔北乡村遍地开花,遵义农业也在聚“数”发力,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焕新农民生活面貌。

在凤冈县花坪街道东山村爱心家庭农场,一排排宽敞的养殖大棚排列整齐。和传统农场不一样的是,这里安装了AI智能摄像头、环境传感器等电子设备。

“我们给牛打上耳标,配备了‘身份证’。无论在任何地方,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农场实时状态。”农场负责人申修权说。

数字赋能,让凤冈县肉牛产业提质升级步伐加快。目前,该县已形成花坪街道、绥阳镇、蜂岩镇、王寨镇为主的万头肉牛镇集群发展,示范带动发展肉牛养殖农户1.2万户,肉牛良种率达100%。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遵义市还建立特色农产品溯源监管平台、实时视频监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并依托电商平台,助力黔货出山。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旅游也在悄然改变遵义文旅产业的发展格局,为文旅融合增添新动力。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从上海到遵义旅游的王玉兰夫妇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醉美遵义城·5G+VR遵义会议纪念馆”小程序后,便随着VR全景镜头开启“云游”之旅。在多媒体展示、移动智能终端服务等科技加持下,遵义的红色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日常生活里,数字技术也无处不在。群众办事从来回跑腿、多次跑腿变为“掌上办”和“指尖办”。

“申办老年补贴、找工作、租房等功能上面都有,足不出户就可解决很多问题。”在余庆县白泥镇下里社区居民巴从学看来,家门口的数字门牌功能齐全,十分便捷。

家门口安上“千里眼”,出门之后更安心。这是贵州湄潭祥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湄潭县分公司,共同推进的“平安乡村”项目安装的摄像设备。

在城市,大数据为政务服务插上“数字”翅膀,智慧交通缓解出行难、停车难;在农村,直播带货活跃乡村,数字治理破解难题,数“聚”显能促进务工就业。

如今的遵义,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大数据正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成为一张新的靓丽名片。

--> 2024-02-22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邱胜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7998.html 1 数“聚”添动能 城乡“慧”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