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谱好“家校社”协同“三部曲”

奏响劳动育人好声音

通讯员 龙猷 刘晨雨 廖建国

谱好“家校社”协同“三部曲”,切实提高劳动育人成效。图为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举行劳动技能大赛。 梁文 摄 (贵州图片库发)

2023年暑假,一场由省教育厅牵头主办的全省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在贵阳市举办,来自全省9个市(州)的348名师生参与角逐。

2023年,全省开展了中小学幼、特教等学段校级竞赛8233场、乡级竞赛1000余场、县级竞赛89场、市州级竞赛9场,参与师生44.2万多名。

近年来,贵州以破题思维科学设计劳动教育推进路径,构建全方位支持、全领域融入、全社会参与、全流程服务的劳动教育工作体系,利用教学、实践、资源定调、迈步、搭台,谱好“家校社”协同“三部曲”,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创新实践,切实提高劳动育人成效。

以教学定调,奏响校园助劳“主题曲”

为破解劳动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难题,贵州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指南,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在全省范围内征集、遴选和推广劳动教育优秀工作案例77个、课程教学案例443个,供全省学校、教师学习借鉴;通过“国培”“省培”计划等项目,采用Group work、观摩实践、模拟演练等方式,2023年共培训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1300余人。

统筹好劳动教育课堂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内容设计,引导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课程建设规划,分层分类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劳动教育主导作用。

以实践迈步,奏好家庭助劳“协奏曲”

开展实践活动、体育赛事、益智竞技、技能竞赛等,新时代的贵州劳动教育,努力践行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

把家长请进劳动教育课堂,将家长加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劳动作品等,贵州着力深化家校协同,推进家校密切联系,引导家长做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推动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从“忽视”到“重视”。

家长也成了孩子的劳动课教师,教会孩子做家务,带孩子做手工。家长“晒”劳动,朋友圈里幸福地晒满了孩子们的各种“劳动成果”。

全省各地各校开展各类比赛竞赛,活动如火如荼,家长们陪孩子练习准备,给孩子加油鼓气,为孩子赶赴赛场支持,帮孩子转发评论点赞。

以资源搭台,奏美社会助劳“交响曲”

近年来,贵州全力争取社会支持,充分挖掘整合资源,积极汇聚社会合力。利用土地、山林、草场等建设一批学农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与城乡社区、福利院、科技馆等社会机构共建一批服务性劳动基地。初步形成以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为引领,省、市、县、校四级联动为主体的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格局,共获批3个劳动教育国家级实验区,创建省级示范县10个、各级实践基地(园地、场地)6787个、各级示范学校1008所。

通过招聘外部、挖潜内部、师资共享等方式,聘请能工巧匠、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及有一技之长的各界人士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目前,全省共配备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5.6万余人。同时加强协作,联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在全省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平台。

“全校覆盖、全家参与、全社会支持”,贵州始终坚持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不断加强培养大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能力,把劳动教育氛围从学校拓展到了家庭和社会。

--> 2024-02-22 通讯员 龙猷 刘晨雨 廖建国 谱好“家校社”协同“三部曲”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7979.html 1 奏响劳动育人好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