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引领青年一代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和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了治国理政重要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突出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作出了文化上的原理性、战略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和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通过大学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坚守课堂阵地,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用力,传递共同价值,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文化繁荣、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感。高校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聚焦高校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勇担高校文化建设新使命,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必须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融入课堂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同时要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和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科学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不断创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开创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以“七个着力”为工作指针,紧密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持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协同育人工作格局,站稳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养。要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心灵,强化耕读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要树立教育事业就是文化事业的观念,立足中国大地建设大学文化,结合办学发展定位,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地研究和丰富内容,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才。要高度重视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平台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形势任务要求,广泛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良好的文化氛围,凝聚师生员工团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意志。要坚持守正创新和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重视高校在国际教育交流方面的优势,强化大学文化的交流互鉴,传播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提升自信自强的精气神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为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