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村火车”上的幸福滋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

新鲜的瓜果蔬菜、充满年味的腊肉香肠……随着5640/39次“慢火车”缓缓启动,这辆装载着满满生活味、浓浓人情味的列车沿着乡村铁路,一如既往地穿梭在苗乡侗寨之间,将沿路的土特产带出大山,运往千家万户。

“我的腊肉和香肠,是自己采用传统技术手工制作而成,肉质紧实、口感独特,通过低温烘烤,色泽金黄,保留了黑毛猪的营养和原味。”列车上,来自凯里市鸭塘街道的时宏海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农产品,两个箩筐里装满了香肠、腊肉、血豆腐、腊排骨。

在这趟列车上,与时宏海一样挑着箩筐,自产自销自推农产品的村民不在少数。来自凯里市舟溪镇53岁的黄小妹把自己种的花菜和芹菜等蔬菜挑上了车,期盼着能卖个好价钱。“六年来,通过这趟火车,我把自己种出来的蔬菜带到其他地方去卖,增加了收入。”黄小妹说。

据了解,5640/39次绿皮火车于1997年开行,一直运行在沪昆普铁贵州东段贵阳至玉屏区间,这趟列车平均时速只有40多公里,全程377公里的长度耗时需7个多小时,对黔东南境内的六个鸡、桐木寨、加劳、宝老山、黄平等车站附近的村民来说,这趟慢火车是当地群众的“致富车”。

20多年来,沿线群众搭乘这趟火车,出门走亲访友,把深山里的鸡鸭牛羊、瓜果蔬菜、土特产品,运到城里或就在火车上售卖。“慢火车”变成了苗乡侗寨的“幸福车”,5640/39次绿皮火车也因此被沿线村民亲切地称为“村火车”。

“我在这趟列车上工作了20多年,以前的绿皮火车条件很艰苦,硬件软件都跟不上,现在时代发展好了,火车变空调车,速度也提起来了,车上还设有专属老百姓的‘农贸市场’,有力助推了沿线的乡村振兴。”胡贵川列车长说。

今年1月26日,2024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5640/39次“慢火车”上开展,重装改造的5640/39次火车,设置了“乡村市集”“非遗工坊”“移动书屋”“健康驿站”等主题特色车厢,进一步满足村民需求和乘客互动体验。同时还有“村火车文工队”在火车上和沿线村寨进行常态化惠民演出,推出“村火车”乡村旅游路线,成立“村火车”农产合作社及主题旅游联盟,常态化开展“乘坐村火车·畅游苗乡侗寨”主题活动,以火车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火车所经过的村寨、景区、景点,让村火车成为移动的乡村集市、移动的农文旅景区、移动的百姓大舞台,向全国观众呈现一幅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据了解,2024年春运开始,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凯里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客运段,联合策划打造“村火车”文旅IP,推出乘“村火车”去看“村BA”“村超”、唱“村歌”游“村寨”、品“村味”过“村节”的农文体旅商融合创新“村”字品牌,让“村火车”成为乡村振兴的移动风景。

--> 2024-02-19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7720.html 1 “村火车”上的幸福滋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