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减负不减质 让教育归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兵 冷赛楠

减少非教育教学类工作任务,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心声与诉求。2023年11月20日,贵阳市教育局发布《贵阳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

政策护航之下,教师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破解之路依然漫长。记者采访了贵州省教育厅和多所学校负责人,针对“减负不减质 让教育归位”的话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层次思考。

清理与教学无关事项

记者注意到,贵阳市教育局发布《贵阳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详细列出了多条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

其中,未经县级以上党委审批通过的进校园督查、检查、评估、考核、评比活动,未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公益活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创先争优活动,各种微信公众号关注等项目,均在减负清单之中。

对此,一些受访教师坦陈,“非常欢迎,早就被各种教育教学之外的任务搞得疲惫不堪。”

部分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介绍,现在的工作量“比较大”,除了教学工作,还有各种考核、材料撰写、评估验收、活动创建、强制关注公众号、转发点赞拉票等等,“这些任务大多与教育教学无关,又不敢不做,每天从早忙到晚,很难集中精力琢磨工作质量”。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校长吴学涛表示,《贵阳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内容细致,指导性强,“我们对标对表,逐步清理与教学无关的事项。”吴学涛举例,以前经常会有各种进校园的社会面活动,有时我们要协助居委会开展文卫工作,或者抽调教师到相关部门,“现在这些现象都没有了”。

“当前,我校已出台举措,严格减少教师非教学性工作任务,例如工作总结、报告、反思、案例等文字材料。同时,学校教师采用弹性上下班机制,进行科学考评,变量化考评为增值性评价。”甲秀小学党总支书记曹菁介绍,不久前,校方成立了教师“爱意驿站”,通过运动、休闲、倾诉等方式,为教师舒缓压力。

“减负”的同时要“保质增效”

“减轻中小学校教师负担是为了让教育归位,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更新知识、提升教学水平。”省政协委员,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曾强认为,如果教师长时间没有进行学科知识的更新提升,依旧用旧知识教学生,存在照本宣科的固有思维,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为此,他建议,应更加关注中小学教师学科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培训效果。例如,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开发教师学科专业培训课程,利用线上线下方式扩大培训范围,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科的专业需求。

曾强还谈到,教师培训内容应该与教学实际需求相结合,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训方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此外,学校应建立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进行评估,激励教师持续学习和提升。

探索科学管理机制 办高质量教育

“减轻中小学校教师负担不仅要列清单、下禁令,更重要的是探索更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向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贵州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以来,省教育厅持续做好教育培养培训工作,统筹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围绕事业发展需要,结合教师能力素养测试情况,实行“学科攻坚和区域攻坚”,在薄弱学科和重点区域下功夫,开展“中小学理科教师专项培训、英语教师专项培训、乡村校长教师全员培训”等,并实行整县推进培训。

减轻人民教师的负担和压力,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将坚持以“强师工程”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工程”,大力实施“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强力行动”,统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全面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 2024-02-16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7629.html 1 减负不减质 让教育归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