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我省不断建立健全首违不发、容错修改、失信缓冲等包容审慎机制,并通过印发《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企业公示信息轻微差错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指导意见》《贵州省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等指导性文件,持续做好经营主体守信激励,持续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同时,不断加快构建放管结合、宽严相济、进退有序的信用监管新格局。据统计,2023年我省对未在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经营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能够取得联系、公示信息轻微错误予以容错修改的1365户经营主体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
即时办,多措并举“一日结”
“只要按照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基本上当天就能办好。”贵州一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贵州源宝丰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贵阳书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已经完成信用修复的经营主体纷纷为“一日结”的高效率点赞。其中,贵州中奥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感受最深。
时间追溯到2022年3月8日,贵州中奥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因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开展电梯维护保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被瓮安县市场监管局处罚并在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进行了公示。为此,该企业在日常招投标竞标过程中受到极大影响和限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瓮安县市场监管局在距该处罚公示满一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提前着手指导该企业准备修复信用材料,并迅速启动信用修复一条龙服务,将申请受理、情况核实、办案部门审核、修复决定等环节压缩在1天之内全部完成,最终于2023年4月25日帮助企业提前停止了行政处罚公示。
“此次经历,让我们更加注重诚信经营和信用建设。”贵州中奥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健说。
此外,我省还在开展年报、抽查检查、日常监管等工作中,积极采用电话告知、上门走访、公告提示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告知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条件、途径和程序。“我们大力推行失信修复‘即来即办、马上就办’,做到事不过夜,力争为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说。
经营主体的信用状况与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经营主体信用重塑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措施,不断提升为经营主体服务的温度和速度,为我省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