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过年

太平路街区年前开街,各色路边小店增添了年味,涂光禄对其中的手工DIY很感兴趣。

太平路的潮流基因颇受年轻人追捧,涂光禄16岁的孙女在此找到很多好玩的东西。

更多精彩请扫码

小孩放炮仗、戴脸壳、耍关刀,商会组织耍狮子、舞龙、踩高跷、放烟花和孔明灯。那时候,娃娃们还流行一种叫“冰崩”的玻璃玩具,在嘴里一吹一吸间,“冰崩”会发出“冰崩冰崩”的脆响。

80岁的涂光禄津津有味地回忆起70多年前过年的场景,“以前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吃的东西没什么,但是玩意很多,玩得很土气。”

小时候,涂光禄住在贵阳市城基路,在位于太平路的豫章小学读书。1949年3月,才满5岁的他,跟着两个哥哥,每天从城基路下来,横穿三民西路(今延安中路),过金沙坡,再过贯城河的一座小平桥,就到学校。

这条路,他不知走了多少遍,路上哪里有个坑,哪里有块石头都一清二楚。每次路过太平路,一个个铁匠棚并列街头,风箱扯得“呼隆呼隆”,铁砧子上锤得“叮当叮当”,有点热闹。桥下流水潺潺,贯城河边,有妇女在浣洗衣服,小孩在浅浅的水流中玩耍。

20世纪50年代,贯城河陆续被浇筑盖板,用作防汛、人防工程,涂光禄一家也搬到了陕西路。

即便现在居住在乌当区,很久没有特意去过贵阳市区了,但贯城河、太平路,依旧是涂光禄最难忘的回忆。

听孙女说贯城河要揭盖复涌,太平路也要全新开街,涂光禄说这是他今年过年最大的期待。

贯城河水干净清亮,顺着河道缓缓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五颜六色的灯光和现代化的建筑交互辉映,闪烁出迷人的色彩。街头张灯结彩,各色各样的潮流小店都装扮上了红色元素。写春联、投沙包、舞龙、舞狮、路边音乐会、科举答题和汉服巡游等丰富活动,让这个街区年味十足。

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老贵阳的街市繁荣景象被频繁再现。南明区青云市集、曹状元街区等,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打卡,点燃了贵阳的人气、商气、烟火气。

去年3月,太平路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启动,并在2024年新春开街。

“我们这些从小在河边长大的人,十分欣慰,十分高兴。”在贵州大学中文系当了半辈子老师的涂光禄说,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太平路的改造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路径。

过年,在重现老城街巷肌理,留住城市记忆的同时,太平路改造项目延续“网红”属性,强化“流量思维”,让涂光禄这样的老贵阳人感受到了时空交错,寻觅往昔,让他与孙女这样的年轻人一起碰撞潮流。

今年过年,涂光禄最开心的事,就是带着孙女到太平路逛一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中迪 胡晓梅 程洁 周麟宇 实习生 李孜妍 摄影报道)

--> 2024-02-1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7620.html 1 过年 /enpproperty-->